论环境犯罪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三、论文的构成与内容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环境犯罪概述 | 第13-19页 |
第一节 环境的概念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环境犯罪的概念 | 第14-16页 |
一、国外学说见解 | 第14-15页 |
二、国内学说见解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环境犯罪的特征 | 第16-18页 |
一、侵害对象的广泛性及不明确性 | 第16-17页 |
二、责任认定的复杂性及高科技性 | 第17页 |
三、环境犯罪成立的行政从属性 | 第17-18页 |
四、罪因中的社会价值冲突性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国外规制环境犯罪的立法特点与发展 | 第19-24页 |
第一节 国外规制环境犯罪的立法特点 | 第19-21页 |
一、立法模式 | 第19-20页 |
二、处罚制度 | 第20-21页 |
三、诉讼程序 | 第21页 |
第二节 国外规制环境犯罪的立法发展趋势 | 第21-23页 |
一、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第21-22页 |
二、扩大财产刑的适用 | 第22页 |
三、对危险犯进行处罚 | 第22页 |
四、引入严格责任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环境犯罪的理论难题 | 第24-46页 |
第一节 环境犯罪的因果关系 | 第24-32页 |
一、因果关系的概念及特点 | 第24-25页 |
二、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理论发展与实践 | 第25-28页 |
三、环境犯罪因果关系推定理论 | 第28-32页 |
第二节 环境犯罪的严格责任适用 | 第32-39页 |
一、严格责任的含义 | 第32-33页 |
二、严格责任的分类 | 第33-34页 |
三、国外适用严格责任的立法与实践 | 第34-35页 |
四、我国学者对严格责任适用的争议 | 第35-38页 |
五、我国适用严格责任的合理性及限制 | 第38-39页 |
第三节 环境犯罪的危险犯化 | 第39-45页 |
一、环境犯罪中危险犯的概念 | 第40-41页 |
二、环境犯罪危险犯的分类 | 第41-43页 |
三、设立危险犯的相关依据 | 第43-44页 |
四、设立危险犯的必要性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我国规制环境犯罪的不足与完善建议 | 第46-54页 |
第一节 我国规制环境犯罪的不足 | 第46-49页 |
一、立法模式不科学 | 第46-47页 |
二、立法规制范围过窄 | 第47页 |
三、刑罚设置缺乏协调性 | 第47-48页 |
四、刑事处罚力度过轻 | 第48-49页 |
五、无危险犯的相关规定 | 第49页 |
六、尚未引入严格责任原则 | 第49页 |
第二节 立法完善建议 | 第49-53页 |
一、增设专章规制危害环境罪 | 第49-50页 |
二、增设与客观相适应的新罪名 | 第50-51页 |
三、提高并明确罚金数额 | 第51页 |
四、重视罚金刑并完善非刑罚措施 | 第51-52页 |
五、增设危险犯 | 第52-53页 |
六、引入严格责任原则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