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字图形的三维空间创意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绪论 | 第7-9页 |
| 1. 选题的背景 | 第7页 |
| 2. 研究的价值与目的 | 第7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7-9页 |
| 第一章 汉字图形的构形方式与一般创意方法 | 第9-19页 |
| 第一节 汉字的构形元素和构形单位 | 第9-13页 |
| 1. 汉字的构形元素 | 第9-10页 |
| 2. 汉字的基础构形单位 | 第10-13页 |
| 第二节 汉字的构形法 | 第13-15页 |
| 1. 独立构成 | 第13-14页 |
| 2. 叠加构成 | 第14页 |
| 3. 连接构成 | 第14页 |
| 4. 交叉构成 | 第14-15页 |
| 5. 包围构成 | 第15页 |
| 6. 综合构成 | 第15页 |
| 第三节 汉字创意的一般方法 | 第15-19页 |
| 1. 表象的装饰设计 | 第15-17页 |
| 2. 表意的构成设计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汉字图形的三维空间创意的特征与类型 | 第19-37页 |
| 第一节 三维空间的汉字创意特征 | 第19-27页 |
| 1. 多角度视觉效果 | 第20-23页 |
| (1) 半球面空间视觉效果 | 第20-21页 |
| (2) 球面空间视觉效果 | 第21-23页 |
| 2. 多重的感知 | 第23-25页 |
| 3. 综合技术 | 第25-27页 |
| (1) 综合技术运用 | 第26页 |
| (2) 技术之美 | 第26-27页 |
| 第二节 三维空间的汉字创意类型 | 第27-37页 |
| 1. 装置艺术中的汉字主题 | 第28-35页 |
| (1) 汉字建筑 | 第29页 |
| (2) 汉字雕塑 | 第29-30页 |
| (3) 汉字光影艺术 | 第30-31页 |
| (4) 汉字多媒体艺术 | 第31-34页 |
| (5) 汉字艺术与人的感官 | 第34-35页 |
| 2. 以汉字为主题的行为艺术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汉字图形的三维空间创意的方法 | 第37-49页 |
| 第一节 汉字图形的三维空间形式塑造 | 第37-45页 |
| 1. 综合材料分析 | 第37-41页 |
| (1) 材质 | 第38-39页 |
| (2) 体积 | 第39-40页 |
| (3) 肌理 | 第40-41页 |
| 2. 三维造型建构 | 第41-45页 |
| (1) 组合与分解 | 第41-42页 |
| (2) 塑形与刻画 | 第42-43页 |
| (3) 明暗与色彩 | 第43-45页 |
| 第二节 汉字图形的三维空间语义传达 | 第45-49页 |
| 1. 思想传达 | 第45-47页 |
| 2. 情感抒发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汉字图形的三维空间创意的运用 | 第49-54页 |
| 第一节 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 第49-50页 |
| 第二节 跨界运用 | 第50-52页 |
| 第三节 展示运用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附录 | 第6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