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地区南朝陵墓有角石兽纹饰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意义与目的 | 第7-8页 |
第二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8-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一、文献资料综述 | 第10-11页 |
二、丹阳地区南朝陵墓有角石兽纹饰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丹阳地区南朝陵墓有角石兽总述 | 第13-23页 |
第一节 丹阳地区南朝陵墓有角石兽类型概述 | 第13-18页 |
一、南朝陵墓石刻的区域划分 | 第13-15页 |
二、现存丹阳地区南朝陵墓有角石兽的基本情况 | 第15-17页 |
三、南朝陵墓石刻石兽的类型划分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丹阳地区南朝陵墓有角石兽纹饰分述 | 第18-23页 |
一、丹阳地区南朝陵墓有角石兽具体概况分述 | 第18-20页 |
二、丹阳地区南朝陵墓有角石兽纹饰分述 | 第20-23页 |
第二章 丹阳地区南朝陵墓有角石兽纹饰详探 | 第23-43页 |
第一节 头部纹饰比较研究 | 第23-31页 |
一、眼部纹饰 | 第23-25页 |
二、鼻部纹饰 | 第25-27页 |
三、耳部纹饰 | 第27页 |
四、后脑纹饰 | 第27-29页 |
五、嘴部纹饰 | 第29-31页 |
第二节 颈部纹饰比较研究 | 第31-33页 |
一、颈侧前方纹饰 | 第31-33页 |
二、颈侧后方纹饰 | 第33页 |
第三节 躯干纹饰比较研究 | 第33-43页 |
一、背部纹饰 | 第33-37页 |
二、翼部纹饰 | 第37-39页 |
三、胸部纹饰 | 第39-40页 |
四、足部纹饰 | 第40页 |
五、尾部纹饰 | 第40-42页 |
六、腹部纹饰 | 第42页 |
七、生殖器纹饰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区域内有角石兽纹饰分类分析 | 第43-52页 |
第一节 鬃毛纹饰分类分析 | 第43-46页 |
一、蕨纹纹饰分类分析 | 第43-45页 |
二、钩纹纹饰类型分析 | 第45-46页 |
第二节 翼纹纹饰分类分析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十字花纹纹饰分类分析 | 第47-48页 |
第四节 圆圈纹纹饰分类分析 | 第48-49页 |
第五节 线纹纹饰类型分析 | 第49-52页 |
一、单一线纹纹饰类型分析 | 第49页 |
二、组合线纹纹饰类型分析 | 第49-52页 |
第四章 区域内有角石兽纹饰类型演变及因素分析 | 第52-74页 |
第一节 区域内有角石兽纹饰类型的渊源流传 | 第52-57页 |
一、有角石兽纹饰类型与早期文明的联系 | 第52-53页 |
二、区域内有角石兽纹饰类型的起源 | 第53-55页 |
三、区域内有角石兽纹饰类型的流传 | 第55-57页 |
第二节 区域内有角石兽纹饰类型的演变及比较研究 | 第57-70页 |
一、鬃毛纹纹饰的演变及比较 | 第57-60页 |
二、翼纹的渊源流传及发展演变 | 第60-62页 |
三、十字花纹之间的关系及发展演变 | 第62-63页 |
四、圆圈纹之间的关系及发展演变 | 第63-65页 |
五、线纹之间的关系及发展演变 | 第65-70页 |
第三节 影响有角石兽纹饰图案演变的因素分析 | 第70-74页 |
一、社会因素分析 | 第70-71页 |
二、文化因素分析 | 第71-72页 |
三、宗教因素分析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