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帝王诗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 第7-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3页 |
第一章 唐代帝王创作诗歌的主要原因 | 第13-17页 |
第一节 文化背景的影响及唐代帝王的文学修养 | 第13-15页 |
一、文化背景的影响 | 第13-14页 |
二、唐代帝王的文学修养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帝王生活及政治统治的需要 | 第15-17页 |
一、帝王生活的需要 | 第15-16页 |
二、政治统治的需要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唐代帝王诗歌的类型与特色 | 第17-31页 |
第一节 写景诗的特色 | 第17-21页 |
一、景物描写视野范围扩大 | 第17-18页 |
二、写景峻丽恢宏与清新淡雅并存 | 第18-20页 |
三、寓情于景,托物寄兴 | 第20-21页 |
四、景物精工微美,细腻纤华 | 第21页 |
第二节 咏怀诗的特色 | 第21-26页 |
一、化物融心 | 第22-23页 |
二、卒章显志 | 第23-24页 |
三、仗境起心 | 第24-26页 |
第三节 军旅诗的特色 | 第26-28页 |
第四节 赠赐、祭祀诗的特色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唐代帝王诗歌艺术风格探析 | 第31-41页 |
第一节 雄健宏壮的风格 | 第31-34页 |
一、挥笔落墨舍细逐大 | 第31-32页 |
二、图景空间结构跳跃 | 第32-33页 |
三、对比、夸张、烘托渲染手法的运用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庄敬典雅的风格 | 第34-38页 |
一、多移用历史典故,文学典故 | 第34-36页 |
二、用词稳重,对偶雅语应用频率高 | 第36-37页 |
三、风雅之曲,歌颂教化 | 第37-38页 |
第三节 绮丽丰艳的风格 | 第38-41页 |
一、色彩亮艳粉饰 | 第38页 |
二、辞藻密丽铺排 | 第38-39页 |
三、意象变幻密集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唐代主要帝王对唐诗的贡献 | 第41-50页 |
第一节 聚集文士,繁荣唐诗 | 第41-44页 |
第二节 唐代主要帝王的文学主张 | 第44-47页 |
第三节 对唐诗艺术形式与题材内容的发展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