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水对白云岩流域岩溶碳汇的影响--以两岔河流域为例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岩溶动力系统与碳循环 | 第11-12页 |
| ·岩溶流域碳汇的估算方法评价 | 第12-15页 |
| ·岩溶碳汇的影响因素 | 第15页 |
| ·外源水的碳汇效应 | 第15-16页 |
|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研究 | 第16页 |
| ·科学问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 ·流域水化学特征及其时空变化 | 第17页 |
| ·外源水的碳汇效应 | 第17页 |
| ·白云岩流域岩溶碳汇的影响因素 | 第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 ·拟解决关键问题 | 第18-20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0-26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0-22页 |
| ·地理位置 | 第20页 |
| ·地形地貌 | 第20-21页 |
| ·气象水文 | 第21-22页 |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2-26页 |
| ·地质构造 | 第22-23页 |
| ·地层岩性 | 第23-25页 |
| ·水文地质 | 第25-26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6-31页 |
| ·基础数据获取与处理 | 第26-27页 |
| ·研究数据获取与处理 | 第27-31页 |
| ·野外监测 | 第27-28页 |
| ·样品采集、处理与实验分析 | 第28-31页 |
| 4 流域水化学特征与时空变化 | 第31-38页 |
| ·野外常规水化学数据时空变化 | 第31-33页 |
| ·水化学类型 | 第33-34页 |
| ·溶解无机碳特征及时空变化 | 第34-36页 |
| ·碳酸盐岩饱和指数特征及时空变化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5 外源水对白云岩流域岩溶碳汇影响 | 第38-43页 |
| ·岩溶碳汇通量的估算方法评价与选择 | 第38页 |
| ·外源水碳汇通量估算及其岩溶碳汇效应 | 第38-40页 |
| ·外源水对白云岩流域的岩溶碳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2页 |
| ·外源水的水化学组分 | 第40页 |
| ·外源水流量 | 第40-41页 |
| ·白云岩的溶蚀特征与水岩作用时间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43-45页 |
| ·主要结论 | 第43页 |
| ·存在不足与展望 | 第43-45页 |
| ·存在不足 | 第43-44页 |
| ·研究展望 | 第44-45页 |
| 7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 8 后记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