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引言 | 第13页 |
·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 第13-17页 |
·纳米材料的特性 | 第13-15页 |
·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5-17页 |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7-20页 |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17页 |
·生物分子辅助法 | 第17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7-18页 |
·微乳液法 | 第18页 |
·化学沉淀法 | 第18页 |
·水(溶剂)热法 | 第18-20页 |
·固相法(添加辅助剂) | 第20页 |
·本文的工作思路、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20-23页 |
·工作思路及目标 | 第20-22页 |
·主要内容 | 第22页 |
·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样品制备及分析测试 | 第23-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光热转换材料样品的制备方法 | 第25-26页 |
·CuS晶体的制备方法 | 第25页 |
·LaB_6粉末的制备方法 | 第25-26页 |
·样品的表征方法 | 第26-27页 |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26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第26页 |
·荧光光谱 | 第26页 |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26-27页 |
·场发射扫描电镜 | 第27页 |
·近红外光热转换实验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C_2H_6O_2-NH_3·H_2O混合溶剂热合成硫化铜晶体及性能 | 第28-40页 |
·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第28-29页 |
·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9-30页 |
·样品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30页 |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 第30-36页 |
·样品的UV-vis分析 | 第30-32页 |
·铜和硫的不同物质量比对CuS光吸收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反应物浓度对CuS光吸收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溶剂热反应时间对CuS光吸收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混合溶剂的配比对CuS光吸收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CuS晶体的光热转换实验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C_2H_5OH-H_2O溶剂热合成硫化铜纳米晶及性能 | 第40-52页 |
·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第40-41页 |
·样品的FT-IR分析 | 第41-42页 |
·样品的形貌分析 | 第42页 |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 第42-49页 |
·样品的UV-vis分析 | 第42-44页 |
·铜和硫的不同物质量比对CuS光吸收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反应物(CuCl_2)浓度对CuS光吸收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水热反应时间对CuS光吸收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溶剂比对CuS光吸收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反应温度对CuS光吸收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CuS晶体的光热转换实验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Mg水解辅助还原法制备LaB_6及其性能 | 第52-63页 |
·样品的 XRD分析 | 第53-54页 |
·样品的 TEM分析 | 第54-55页 |
·样品的 FT-IR分析 | 第55-56页 |
·样品的 UV-vis分析 | 第56页 |
·镁水解辅助还原制备LaB_6的工艺条件研究 | 第56-60页 |
·Mg粉的加入量对产物的影响 | 第56-57页 |
·H_2O的加入量对产物的影响 | 第57-58页 |
·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第58-60页 |
·光热转换实验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