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2-20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2-16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第16-20页
        1.2.3 国内外现有研究评析第20页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20-21页
        1.3.1 研究目标第20页
        1.3.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21-22页
    1.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的相关概念及形成机理第23-41页
    2.1 我国保障房的发展历程及类型演变第23-26页
    2.2 我国大型保障房社区的发展现状及特点第26-28页
        2.2.1 我国大型保障房社区的发展现状第26-27页
        2.2.2 我国大型保障房社区的特点第27-28页
    2.3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的相关概念第28-33页
        2.3.1 社会责任的概念第28-30页
        2.3.2 社区的概念第30-32页
        2.3.3 大型保障房社区的概念第32-33页
        2.3.4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的概念第33页
    2.4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的形成机理第33-37页
        2.4.1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的形成条件第33-35页
        2.4.2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的形成过程第35-37页
    2.5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的承担主体及影响因素第37-40页
        2.5.1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的承担主体第37-39页
        2.5.2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第39-40页
    2.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选取第41-59页
    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第41-42页
    3.2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初选第42-47页
    3.3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筛选第47-52页
        3.3.1 问卷设计第47-48页
        3.3.2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第48-49页
        3.3.3 问卷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9-52页
    3.4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确定第52-58页
        3.4.1 信度与效度分析第52-53页
        3.4.2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结构层第53-58页
    3.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的评价方法及提升思路第59-83页
    4.1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评价方法的选取第59-65页
        4.1.1 社会责任评价的常用方法第59-62页
        4.1.2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评价的特点第62页
        4.1.3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评价方法的确定第62-65页
    4.2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第65-69页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常用方法第65-66页
        4.2.2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第66-69页
    4.3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第69-80页
        4.3.1 “生活环境”的评分标准第70-72页
        4.3.2 “社区生活”的评分标准第72-76页
        4.3.3 “社区内外部交流”的评分标准第76-77页
        4.3.4 “法律制度”的评分标准第77-79页
        4.3.5 “规划布局”的评分标准第79-80页
    4.4 大型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的提升思路第80-81页
        4.4.1 菱形思维法基本原理第80页
        4.4.2 基于菱形思维法的提升思路第80-81页
    4.5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五章 案例分析第83-97页
    5.1 岱山保障房社区的概况第83-85页
    5.2 岱山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的多级物元可拓评价第85-92页
        5.2.1 确定待评价物元第85-88页
        5.2.2 一级可拓评价第88-89页
        5.2.3 二级可拓评价第89-91页
        5.2.4 三级可拓评价第91-92页
    5.3 岱山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的评价结果分析第92-93页
        5.3.1 综合履行情况及分析第92页
        5.3.2 各指标的履行情况及分析第92-93页
    5.4 岱山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的提升策略第93-96页
        5.4.1 建立岱山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的提升物元第93-94页
        5.4.2 建立岱山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的履行条件物元第94页
        5.4.3 生成岱山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的提升策略集第94-96页
    5.5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7-99页
    6.1 主要研究成果第97页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97-99页
        6.2.1 研究不足第97-98页
        6.2.2 展望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9页
致谢第109-111页
附录第111-117页
    附录A 大型保障房社区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第111-115页
    附录B 岱山保障房社区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特征值调查问卷第115-117页
作者简介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qRT-PCR检测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下一篇:第四方物流主导的物流金融模式创新及应用研究--以A物流仓储集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