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理论依据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生态治理能力的理论阐释 | 第17-30页 |
·国家生态治理能力概述 | 第17-22页 |
·国家生态治理能力的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国家生态治理能力的主要特征 | 第19-22页 |
·对国家生态治理能力有重要影响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 | 第22-30页 |
·资本逻辑与自然相抵触 | 第23-26页 |
·异化消费使得市民社会矛盾不断 | 第26-28页 |
·生态殖民主义与国家治理主权的矛盾与冲突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欧美生态治理能力举措例举 | 第30-38页 |
·英国:从“雾都”到生态绿城 | 第30-33页 |
·利用意识能动作用大力开展环境教育 | 第30-31页 |
·正确理解“自然极限”提高资源再生可利用率 | 第31-32页 |
·发挥科技正能量 | 第32-33页 |
·美国:理性进步的生态“美国梦” | 第33-36页 |
·以“新人类中心主义”为出发点健全生态环保法规 | 第33-34页 |
·“红绿联盟”指引下保护生态主题的广泛性和手段的多样性 | 第34-36页 |
·德国:推举“民主与科学”的深度生态修复之路 | 第36-38页 |
·正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发展环保科技 | 第36-37页 |
·完善社会制度,促进生态民主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镜鉴下关于国家生态治理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 第38-49页 |
·加强生态意识培养,避免异化消费 | 第38-41页 |
·国家引导企业生产要以消费者的绿色合理需求为基础 | 第38-39页 |
·国家生态治理要以全民绿色适度的消费观念为前提 | 第39-41页 |
·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稳态经济模式 | 第41-44页 |
·中国具有构建稳态经济的制度性优势 | 第42-43页 |
·经济新常态中的稳态经济因素 | 第43-44页 |
·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生态共治 | 第44-46页 |
·重塑政府主体的作用,建设生态型政府 | 第44-45页 |
·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商共治平台 | 第45-46页 |
·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促成全球生态共治 | 第46-49页 |
·推动建立公正有效的国际生态环境新秩序 | 第46-47页 |
·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有利时机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