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中国古代公共园林故事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9页
   ·研究背景第9-12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2-14页
   ·研究目的、论文结构与意义第14-19页
     ·研究目的第14页
     ·论文结构第14-16页
     ·研究意义第16-19页
2 中国古代公共园林的历史溯源第19-29页
   ·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公共园林第19-22页
   ·古代公共园林的存在形态第22-24页
   ·古代公共园林的组建要素第24-29页
3 古代公共园林的主要叙事立场第29-37页
   ·隐逸流芳的文士立场第29-32页
   ·宽厚待民的官方立场第32-34页
   ·朴素真实的民问立场第34-37页
4 真名士白风流:古代公共园林与文士风雅第37-49页
   ·古代公共园林的发端—兰亭第37-39页
   ·古代公共园林叙事的动机与情节第39-46页
     ·古代公共园林的基本叙事动机第40-42页
     ·古代公共园林故事的深层叙事动机第42-44页
     ·古代公共园林叙事的叙事情节第44-46页
   ·故事性的缺失与精神家园的寻回第46-49页
5 官方公共园林:仁政见证与—邦文明的标志第49-69页
   ·古代公共园林的重要坐标—曲江第49-53页
   ·古代公共园林叙事的选择与多重意义第53-58页
     ·古代公共园林叙事的选择与撰写第53-54页
     ·古代公共园林叙事的意义与功能第54-58页
   ·古代公共园林理念与实践的借鉴第58-69页
     ·改善和治理环境的公共园林建设第58-61页
     ·公共园林与城市规划建设的环保理念与实践第61-65页
     ·古代公共园林建设的政治支撑与思想支撑第65-69页
6 人人共之乐即成:古代公共园林的民间意趣第69-81页
   ·古代公共园林的典范—西湖第69-72页
   ·古代公共园林叙事的接受与传承第72-75页
   ·构建和谐社会与弘扬人文精神的契合第75-81页
     ·纪念公共园林与文化传统的保存第75-77页
     ·私家园林的开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第77-78页
     ·文化传统的继承与人文精神的发扬第78-81页
7 结论第81-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个人简介第91-92页
导师简介第92-93页
导师简介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2008奥运场馆临时性景观的建设与利用
下一篇:南方集体林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