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第一章 精子发生及表观遗传学分析 | 第12-18页 |
·引言 | 第12页 |
·精子发生 | 第12-13页 |
·精子重编程 | 第13-18页 |
·精子转录组 | 第14-15页 |
·精子染色质 | 第15页 |
·精子DNA甲基化 | 第15-16页 |
·精子表观遗传的研究机遇与挑战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精子中microRNA的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microRNA的合成与作用机制 | 第18-19页 |
·精子相关的microRNA | 第19-21页 |
·精子发生相关的microRNA | 第19-20页 |
·精子表观遗传相关的microRNA | 第20页 |
·不育相关的microRNA | 第20-21页 |
·microRNA的研究挑战 | 第21-22页 |
实验部分 | 第22-59页 |
第三章 牛精子microRNA的筛选及靶基因的预测 | 第22-30页 |
·前言 | 第22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2-23页 |
·仪器与耗材 | 第22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2-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3页 |
·定量PCR反应 | 第23-25页 |
·实验结果 | 第25-28页 |
·测序结果 | 第25-26页 |
·定量PCR结果 | 第26-27页 |
·靶基因预测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牛精子mi R-202靶基因的确定 | 第30-50页 |
·前言 | 第30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0-32页 |
·细胞 | 第30页 |
·仪器与耗材 | 第30-31页 |
·试剂 | 第31-32页 |
·溶液配制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44页 |
·载体构建 | 第32-40页 |
·双荧光报告载体与miR-202 mimic共转染 293T细胞 | 第40-41页 |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DLR) | 第41页 |
·定量PCR反应 | 第41-43页 |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第43-44页 |
·实验结果 | 第44-48页 |
·DLR载体构建结果 | 第44-46页 |
·DLR检测结果 | 第46-47页 |
·定量PCR结果 | 第47页 |
·Western Blot结果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牛精子mi R-202对胚胎卵裂的影响 | 第50-59页 |
·前言 | 第50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50-51页 |
·细胞 | 第50页 |
·实验仪器与耗材 | 第50页 |
·试剂 | 第50-51页 |
·溶液配制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4页 |
·卵母细胞的收集处理 | 第51页 |
·孤雌激活 | 第51-52页 |
·体外受精 | 第52页 |
·显微操作固定针的制备 | 第52页 |
·显微注射 | 第52-53页 |
·注射后胚胎的培养和激活 | 第53页 |
·定量PCR反应 | 第53-54页 |
·实验结果 | 第54-56页 |
·注射浓度的摸索 | 第54页 |
·注射后胚胎卵裂数和囊胚数的统计 | 第54-55页 |
·显微注射后定量PCR的结果 | 第55页 |
·孤雌以及体外受精后各时期SEPT7定量PCR结果 | 第55-56页 |
·mi R-202在体外受精各时期定量PCR结果 | 第56页 |
·讨论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全文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附录一 靶基因GO分析 | 第68-70页 |
附录二 溶液配制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