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孤独症 | 第9页 |
·面孔识别 | 第9页 |
·Morph技术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孤独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孤独症儿童面孔识别缺陷的理论成因 | 第11-13页 |
·脑部机制加工异常说 | 第11-12页 |
·面孔加工策略异常说 | 第12页 |
·经验-预期说 | 第12-13页 |
·心理理论缺损说 | 第13页 |
·注意需求及社交动机减少理论 | 第13页 |
·影响孤独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因素 | 第13-15页 |
·症状严重程度和年龄 | 第13-14页 |
·面孔呈现刺激材料特征:呈现方式、呈现速度和情绪强度 | 第14-15页 |
2 问题提出 | 第15-17页 |
·问题提出 | 第15页 |
·研究内容思路及假设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思路 | 第15页 |
·研究假设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3 实验一 孤独症儿童对不同情绪面孔识别的行为实验研究 | 第17-20页 |
·实验目的 | 第17页 |
·方法 | 第17-18页 |
·被试 | 第17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7页 |
·实验设计 | 第17-18页 |
·实验程序 | 第18页 |
·数据处理 | 第18页 |
·实验结果 | 第18-20页 |
4 实验二 Morph技术下孤独症儿童对不同情绪面孔识别的研究 | 第20-23页 |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方法 | 第20-21页 |
·被试 | 第20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0-21页 |
·实验设计 | 第21页 |
·实验程序 | 第21页 |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实验结果 | 第21-23页 |
5 讨论 | 第23-26页 |
·孤独症儿童特殊的面孔加工策略影响其对不同情绪面孔的识别 | 第23-24页 |
·孤独症儿童对恐惧情绪面孔回避强烈影响 | 第24页 |
·孤独症儿童对厌恶情绪面孔十分敏感 | 第24-25页 |
·悲伤和愤怒情绪面孔的特殊性 | 第25-26页 |
6 结论 | 第26-27页 |
7 不足与展望 | 第27-28页 |
·不足之处 | 第27页 |
·展望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1-32页 |
后记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