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承受度的劳保用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1 引言 | 第14-18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第14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36页 |
·产品质量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 | 第18-23页 |
·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 第20-22页 |
·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第22-23页 |
·社会承受度研究现状 | 第23-31页 |
·消费者风险认知 | 第23-26页 |
·风险承受能力 | 第26-27页 |
·风险可接受水平 | 第27-30页 |
·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 | 第30-31页 |
·风险预警技术研究现状 | 第31-36页 |
·国外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发展概况 | 第31-33页 |
·国内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发展概况 | 第33-34页 |
·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建立 | 第34-36页 |
3 劳保用品质量安全社会承受度理论研究 | 第36-51页 |
·个人风险承受能力 | 第36-40页 |
·风险心理 | 第36-37页 |
·风险认知 | 第37-39页 |
·风险规避能力 | 第39-40页 |
·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测评体系 | 第40页 |
·社会风险承受能力 | 第40-42页 |
·社会风险承受能力与人口统计特征关系研究 | 第42-47页 |
·问卷设计 | 第42-44页 |
·样本选取 | 第44页 |
·数据分析 | 第44-47页 |
·劳保用品质量安全社会承受度测评模型 | 第47-50页 |
·劳保用品质量安全社会承受度测评模型 | 第47-48页 |
·模型结构变量 | 第48页 |
·劳保用品质量安全社会承受度指数 | 第48-49页 |
·社会承受度测评模型特性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劳动防护用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 第51-75页 |
·风险评估概述 | 第51-55页 |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特点 | 第51-52页 |
·风险评估方法 | 第52-55页 |
·物理性危害风险评估 | 第55-64页 |
·物理性危害特点 | 第55-56页 |
·产品物理性危害 | 第56-57页 |
·物理性危害风险评估 | 第57-64页 |
·生物性危害风险评估 | 第64-68页 |
·生物性危害特点 | 第64页 |
·产品生物性危害 | 第64-65页 |
·生物性危害风险评估 | 第65-68页 |
·化学性危害风险评估 | 第68-73页 |
·化学性危害特点 | 第68页 |
·产品化学性危害 | 第68-69页 |
·化学性危害风险评估 | 第69-73页 |
·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5 劳保用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 第75-93页 |
·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 | 第75-79页 |
·风险预警原理 | 第75-78页 |
·预警方法选择 | 第78页 |
·预警系统的建立步骤 | 第78-79页 |
·劳保用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构建 | 第79-85页 |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79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79-82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82-85页 |
·劳保用品质量安全综合风险评价 | 第85-90页 |
·风险评价方法 | 第86-87页 |
·基于社会承受度的劳保用品质量安全综合风险评价 | 第87-90页 |
·劳保用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6 工业安全帽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实证分析 | 第93-110页 |
·工业安全帽质量安全指标 | 第93页 |
·实验研究 | 第93-101页 |
·实验样本 | 第93-95页 |
·实验设备 | 第95-96页 |
·实验设计 | 第96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96-101页 |
·工业安全帽物理危害评估 | 第101-107页 |
·危害性分析 | 第101-105页 |
·暴露程度分析 | 第105-106页 |
·社会承受度分析 | 第106-107页 |
·D类安全帽质量安全预警 | 第107-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7 劳保用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信息管理系统 | 第110-124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10-112页 |
·用户需求分析 | 第110页 |
·功能需求分析 | 第110-111页 |
·性能需求分析 | 第111-112页 |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112-118页 |
·实现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112-113页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113-114页 |
·系统模块设计 | 第114-118页 |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118页 |
·信息系统的实现 | 第118-123页 |
·用户界面设计 | 第118-119页 |
·质量安全检测信息模块 | 第119-121页 |
·质量安全检测信息预警模块 | 第121-122页 |
·质量安全事件预警模块 | 第12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8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24-125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25页 |
·展望 | 第125-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7页 |
附录A 风险承受能力与人口统计特征调查问卷 | 第137-140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40-14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