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缩略词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种子发育过程与脱水耐性的获得 | 第13页 |
·种子脱水耐性的保护机制 | 第13-16页 |
·抗氧化系统 | 第13-14页 |
·糖类 | 第14-15页 |
·其他调节因子 | 第15-16页 |
·热激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结构 | 第17-18页 |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成员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BnHSFA4a与油菜种子脱水耐性相关性分析 | 第21-44页 |
·萌发阶段油菜种子脱水耐性及棉子糖系列寡糖含量的变化 | 第21-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萌发阶段种子BnHSFA4a和抗氧化系统与脱水耐性的关系 | 第32-44页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3 BnHSFA4a在种子脱水耐性中的作用 | 第44-63页 |
·油菜热激转录因子BnHSFA4a的亚细胞定位 | 第44-51页 |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油菜热激转录因子BnHSFA4a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1-54页 |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拟南芥野生型和Athsfa4a突变体的比较 | 第54-63页 |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4 油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63-79页 |
·实验材料 | 第63-64页 |
·实验方法 | 第64-69页 |
·农杆菌的培养与载体的构建 | 第64-66页 |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66页 |
·Southern-blotting | 第66-67页 |
·外植体芽诱导培养基和芽再生培养基最佳浓度的筛选 | 第67-68页 |
·潮霉素敏感性试验 | 第68页 |
·影响植物转化效率的因素 | 第68页 |
·GUS组织化学染色 | 第68页 |
·生根培养基浓度的筛选 | 第68-69页 |
·转基因株系的鉴定 | 第6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9-78页 |
·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再生的获得 | 第69-70页 |
·分化芽形成的方式 | 第70-71页 |
·外植体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实验 | 第71页 |
·不同因素对外植体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71-74页 |
·转基因株系的鉴定 | 第74-76页 |
·生根培养条件 | 第76-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5 讨论 | 第79-83页 |
·人工脱水处理对油菜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79页 |
·种子人工脱水过程中HSFA4a表达量与RFO合成的相关性 | 第79-80页 |
·BnHSFA4a在细胞中的定位及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80-81页 |
·细胞ROS与HSFA4a之间的关系 | 第81-83页 |
6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4页 |
个人简介 | 第94-95页 |
导师简介 | 第95-96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