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1-40页 |
一、中医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 | 第11-17页 |
(一) 对病名及证候的认识 | 第11-12页 |
(二)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2-14页 |
(三) 辨证分型 | 第14-15页 |
(四) 治疗 | 第15-17页 |
二、现代医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 | 第17-24页 |
(一) 概述 | 第17-18页 |
(二) 病因病机 | 第18-19页 |
(三) 主要病理类型 | 第19-20页 |
(四) 临床表现 | 第20-21页 |
(五) 治疗 | 第21-22页 |
(六) 转归与预后 | 第22页 |
(七) 护理与调摄 | 第22-23页 |
(八) 预防与康复 | 第23页 |
(九) 治疗新概念 | 第23-24页 |
三、真武汤治疗慢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 第24-31页 |
(一) 真武汤的来源 | 第24页 |
(二) 真武汤历代医家阐述 | 第24-26页 |
(三) 真武汤在肾脏疾病的临床应用 | 第26-31页 |
四、真武汤肾脏疾病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31-34页 |
(一) 真武汤对基因的调节作用 | 第31页 |
(二) 真武汤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 第31-32页 |
(三) 真武汤改变肾脏组织形态学的作用 | 第32-33页 |
(四) 真武汤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 第33-34页 |
(五) 真武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34页 |
五、真武汤在其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第34-37页 |
(一) 真武汤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第34-35页 |
(二) 真武汤在呼吸系统病症中的应用 | 第35页 |
(三) 真武汤在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第35-36页 |
(四) 真武汤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第36页 |
(五) 真武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 | 第36-37页 |
六、真武汤其它药理作用研究 | 第37-40页 |
(一) 真武汤具有强心作用 | 第37-38页 |
(二) 真武汤具有利尿作用 | 第38页 |
(三) 真武汤具有降血脂作用 | 第38页 |
(四) 真武汤具有抗衰老作用 | 第38-40页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第40-48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40-42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40页 |
(二) 病例选择 | 第40-42页 |
二、治疗方案 | 第42页 |
(一) 基础治疗 | 第42页 |
(二) 西医常规治疗 | 第42页 |
(三) 试验组 | 第42页 |
三、观察指标 | 第42-43页 |
(一) 疗效性观测 | 第42页 |
(二) 安全性观测 | 第42-43页 |
四、疗效判定标准 | 第43-44页 |
五、统计方法 | 第44页 |
六、结果 | 第44-48页 |
(一) 入选病例一般情况 | 第44-45页 |
(二)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 第45页 |
(三)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45页 |
(四) 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 第45页 |
(五) 治疗前后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的变化 | 第45-46页 |
(六) 治疗前后血尿及尿红细胞的变化 | 第46-47页 |
(七) 安全性观察 | 第47-48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48-55页 |
一、立论依据 | 第48-49页 |
二、组方依据 | 第49-52页 |
三、疗效分析 | 第52-53页 |
四、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 第53页 |
五、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