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等离子体环腔共振模式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 论 | 第9-15页 |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 ·表面等离子激元的研究起源及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MIM波导的研究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基于MIM波导结构的金属环腔 | 第12-14页 |
| ·环腔谐振器简介 | 第12-13页 |
| ·基于MIM波导的金属环腔 | 第13-14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2章 金属表面等离子激元基本理论 | 第15-26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金属的光学性质 | 第15-18页 |
| ·光波在导体中的传播 | 第15-16页 |
| ·金属介电常数的Drude模型 | 第16-18页 |
| ·金属表面等离子波基本理论 | 第18-23页 |
| ·表面等离子波的存在条件 | 第18-21页 |
|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四个特征参数 | 第21-23页 |
| ·MIM金属波导内表面等离子体波的传播模式 | 第23-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FDTD数值模拟方法 | 第26-33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 第26-31页 |
| ·FDTD差分公式及迭代公式 | 第26-30页 |
| ·数值稳定性分析 | 第30页 |
| ·吸收边界条件 | 第30-31页 |
| ·金属材料的FDTD仿真以及模拟软件的应用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几种方形环腔的共振模式研究 | 第33-40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直角转弯与弧型转弯波导结构的传输与损耗特性 | 第33-34页 |
| ·L型转角与弧型转角方形环腔共振模式对比 | 第34-37页 |
| ·双弧型转角方形环腔共振模式分析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5章 圆环腔的共振模式研究 | 第40-47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各种弧形转角的透过率性质 | 第40-41页 |
| ·圆环腔共振模式分析 | 第41-43页 |
| ·环腔波导有效折射率分析 | 第43-44页 |
| ·环腔波导半径对有效折射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环腔波导宽度对有效折射率的影响 | 第44页 |
| ·跑道型环腔共振模式特点分析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