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里湾》的叙事模式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章 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 | 第12-27页 |
第一节 全知式的说书人 | 第13-16页 |
一 《三里湾》中的说书人 | 第13-15页 |
二 不同说书人的身份对比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不介入的叙述者 | 第16-21页 |
一 《三里湾》中的叙述者 | 第17-19页 |
二 叙述者的显隐方式对比 | 第19-21页 |
第三节 第三人称客观叙事 | 第21-27页 |
一 《三里湾》中的第三人称视角 | 第22-24页 |
二 《三里湾》与赵树理其他小说中的第三人称比较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别具一格的叙事时间 | 第27-41页 |
第一节 传统的连贯叙事 | 第27-30页 |
一 《三里湾》中的连叙方式 | 第28-29页 |
二 《三里湾》与赵树理其他小说的比较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独特的断续插入 | 第30-35页 |
一 《三里湾》中的设悬、结扣技法 | 第31-33页 |
二 《三里湾》与赵树理其他小说的比较 | 第33-35页 |
第三节 缓急交错的叙事速度 | 第35-41页 |
一 《三里湾》的叙事速度 | 第35-38页 |
二 《三里湾》和赵树理其他小说的比较 | 第38-41页 |
第三章 丰富多样的叙事结构 | 第41-55页 |
第一节 故事化的内容结构 | 第41-47页 |
一 《三里湾》的单体式叙事结构 | 第42-44页 |
二 《三里湾》与赵树理其他小说的比较 | 第44-47页 |
第二节“小人”与“清官”的二元对立结构 | 第47-51页 |
一 《三里湾》的“小人”——“清官”对立结构 | 第48-49页 |
二 《三里湾》和赵树理其他小说的比较 | 第49-51页 |
第三节 大团圆结局的情节结构 | 第51-55页 |
一 《三里湾》的结局模式 | 第52-53页 |
二 《三里湾》和赵树理其他小说的比较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