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四种海南植物中次生代谢物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7-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依据第13-44页
   ·文献综述:天然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第13-35页
     ·前言第13页
     ·天然抗菌活性化合物的类型以及应用第13-34页
     ·结论第34-35页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4页
第二章 海南蕊木生物碱成分的研究第44-84页
   ·蕊木属植物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概况第44-45页
   ·分离和鉴定第45-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69页
     ·新化合物(1、19-22、27)的结构鉴定第49-61页
     ·已知化合物(2-7、10、11、15、18、23、24和26)的结构鉴定第61-69页
   ·实验部分第69-81页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69页
     ·植物来源第69-70页
     ·提取与分离第70-72页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与波谱数据第72-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第三章 南洋杉的次生代谢物研究第84-121页
   ·南洋杉属次生代谢物的研究概况第84-86页
   ·分离和鉴定第86-91页
   ·结果与讨论第91-107页
     ·新化合物(28、29、56、62、64)的结构鉴定第91-97页
     ·已知化合物(35-38、40-47、51-55、59和60)的结构鉴定第97-106页
     ·小结第106-107页
   ·实验部分第107-119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107-108页
     ·植物来源第108页
     ·提取与分离第108-111页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与波谱数据第111-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1页
第四章 盆架树乙酸乙酯部分的次生代谢物研究第121-146页
   ·盆架树非生物碱次生代谢物的研究概况第121-123页
   ·分离和鉴定第123-126页
   ·结果与讨论第126-135页
     ·已知化合物(69、70、72、91-92、94、95)的结构鉴定第126-134页
     ·小结第134-135页
   ·实验部分第135-143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135页
     ·植物来源第135页
     ·提取与分离第135-138页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与波谱数据第138-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46页
第五章 铁芒萁正丁醇部分的次生代谢物研究第146-168页
   ·前言第146页
   ·分离和鉴定第146-150页
   ·结果与讨论第150-159页
     ·已知化合物(97-107)的结构鉴定第150-159页
     ·小结第159页
   ·实验部分第159-166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159页
     ·植物来源第159页
     ·提取与分离第159-162页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与波谱数据第162-166页
 参考文献第166-168页
第六章 次生代谢物的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研究第168-182页
   ·前言第168页
   ·抗细菌活性研究第168-176页
     ·供试菌种第168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168页
     ·实验步骤第168-169页
     ·结果与讨论第169-176页
   ·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第176-178页
     ·供试菌种第176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176页
     ·实验步骤第176-177页
     ·结果与讨论第177-178页
   ·细胞毒活性研究第178-182页
     ·供试细胞第178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178页
     ·实验步骤第178-180页
     ·结果与讨论第180-182页
总结第182-18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84-185页
致谢第185-186页
附录(主要新化合物的波谱图)第186-196页

论文共1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7-18世纪西域与西藏佛教交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