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基于产城一体化的开发区空间优化研究--以苏州高新区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研究背景第12-14页
     ·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给开发区产业发展带来新挑战第12页
     ·我国新型城镇化推动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第12-13页
     ·开发区肩负城市新形势下转型发展的先行使命第13页
     ·开发区向综合型新城空间转变的诉求愈演愈烈第13-14页
     ·高新区加快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现实需求第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5-16页
     ·研究目标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研究框架第17-18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8-33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1页
     ·开发区第18-19页
     ·产城一体化第19-20页
     ·城市空间第20-21页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21-25页
     ·产业与空间的研究第21-22页
     ·城市开发区的研究第22-25页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25-31页
     ·产城关系的相关研究第25-26页
     ·开发区的相关研究第26-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基于产城关系的开发区空间演变第33-45页
   ·开发区产城发展阶段划分第33-35页
     ·建设初期:产业要素集聚、功能滞后阶段第33页
     ·快速扩张期:产业主导、功能完善阶段第33-34页
     ·稳定发展期:产业调整、功能嬗变阶段第34页
     ·创新升级期:产城功能一体化发展阶段第34-35页
   ·开发区产城关系不同发展阶段的空间表征第35-39页
     ·产业空间块状集聚,城市功能空间依托主城发展第35-36页
     ·产业空间快速扩张,城市功能空间分散化发展第36-37页
     ·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与城市功能空间逐步融合第37-38页
     ·产业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互相耦合发展第38-39页
   ·开发区空间发展的组织机制分析第39-43页
     ·空间的自组织——功能和产业发展第40-42页
     ·空间的他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基于产城一体化的开发区空间发展目标与组织第45-53页
   ·开发区产城一体化空间发展的多维目标第45-48页
     ·产业维度第45-46页
     ·创新维度第46-47页
     ·文化维度第47-48页
     ·生态维度第48页
     ·社会维度第48页
   ·基于产城一体化的开发区空间组织第48-53页
     ·功能空间第48-50页
     ·空间组织第50-53页
第五章 苏州高新区空间优化策略研究第53-87页
   ·高新区发展概况第53-54页
   ·苏州高新区产城发展历程第54-61页
     ·初创萌芽期:各类要素积累阶段(1986-1991年)第54-55页
     ·快速发展期:产业集聚与扩展阶段(1992-2002年)第55-57页
     ·稳定推进期:“新城区”转型阶段(2003-2010年)第57-59页
     ·跨越提升期:创新城市片区发展阶段(2011年至今)第59-61页
   ·苏州高新区空间演进特征及作用机制第61-71页
     ·初创萌芽期:低效蔓延与自发填充第61-63页
     ·快速发展期:块状集聚与多样组合第63-66页
     ·稳定推进期:低密度扩散与零星重构第66-69页
     ·跨越提升期:多中心调整与相互渗透第69-71页
   ·高新区目前存在的问题第71-73页
     ·产业方面:层次偏重,服务业比重偏低,偏离高新产业定位第71页
     ·功能方面:城市各种功能发展不均衡第71-72页
     ·空间方面:土地存量有限,缺乏总体统筹,各片区缺乏有机整合第72-73页
   ·高新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导向第73-76页
     ·机遇与挑战分析第73-74页
     ·功能定位第74-75页
     ·产业导向第75-76页
   ·苏州高新区优化策略及空间应对第76-87页
     ·以多中心网络复合构建高新区有机空间格局第76-79页
     ·以产业集群高端化发展构建高新区产业空间第79-81页
     ·以要素流动紧凑化发展营造高新区创新空间第81-82页
     ·以地域文化多元化融合重构高新区品质空间第82-83页
     ·以生态网络渗透化融合营造高新区绿色空间第83-85页
     ·以多层级服务体系构建高新区公共服务空间第85-8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本文主要结论第87页
   ·不足之处第87-88页
   ·研究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4页
图表目录第94-96页
致谢第96-97页
作者简介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媒体信息传播中的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下一篇:再开发背景下的开发区产业配套设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