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小说中的剑侠形象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14页 |
·剑侠的界定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 剑侠的出场 | 第14-24页 |
·出场方式 | 第14-17页 |
·剑侠经由作者介绍直接出场 | 第14-15页 |
·与剑侠相关的人先出场 | 第15-16页 |
·先交代历史背景 | 第16-17页 |
·形貌 | 第17-20页 |
·男侠:相貌、动作举止怪异 | 第17-18页 |
·女侠:年轻貌美、容貌姝丽 | 第18-20页 |
·身份 | 第20-24页 |
·僧尼道士 | 第20页 |
·妻妾奴婢 | 第20-21页 |
·盗贼囚徒 | 第21-22页 |
·刺客以及其他下层平民 | 第22-24页 |
2 剑侠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 第24-33页 |
·剑侠形象分析 | 第24-29页 |
·重恩者——知遇报恩 | 第24-25页 |
·复仇者——有怨必雪 | 第25-26页 |
·义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 第26-27页 |
·世外高人——惩戒狂妄之徒 | 第27-28页 |
·盗侠——戏弄官府、偷盗宝物 | 第28-29页 |
·剑侠性格特征 | 第29-33页 |
·嫉恶如仇 | 第29-30页 |
·独来独往 | 第30-31页 |
·傲岸不羁 | 第31页 |
·心狠手辣 | 第31-33页 |
3 剑侠的十八般武艺 | 第33-42页 |
·武器的使用 | 第33-36页 |
·剑 | 第33-34页 |
·匕首 | 第34页 |
·棍棒 | 第34-35页 |
·弓箭 | 第35页 |
·弹弓 | 第35-36页 |
·短鞭、炼椎 | 第36页 |
·神奇的本领 | 第36-39页 |
·飞檐走壁 | 第36-37页 |
·轻功 | 第37-38页 |
·隐形术 | 第38页 |
·神力 | 第38-39页 |
·脑藏事物 | 第39页 |
·用药化尸体为水 | 第39页 |
·打斗场景 | 第39-42页 |
·正面迎击 | 第39-40页 |
·偷袭隐身 | 第40-41页 |
·偷盗示警 | 第41-42页 |
4 剑侠的归宿及其承载的价值观 | 第42-48页 |
·剑侠的归宿 | 第42-43页 |
·功成身退、飘然而去 | 第42-43页 |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 第43页 |
·剑侠承载的价值观 | 第43-48页 |
·家庭观念 | 第43-44页 |
·婚恋观念 | 第44-45页 |
·法制观念 | 第45-46页 |
·财产观念 | 第46-48页 |
5 唐五代小说中剑侠形象的小说史意义 | 第48-52页 |
·武功、法术为后世小说继承 | 第48-49页 |
·形象类型为后世小说所沿袭 | 第49-52页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