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3页
引言第13-14页
第一章 导论第14-22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一、选题背景第14页
  二、选题意义第14-15页
   (一)理论意义第14-15页
   (二)现实意义第15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5-19页
  一、研究现状第15-17页
  二、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三节 本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19-20页
  一、重点第19页
  二、难点第19-20页
  三、创新点第20页
 第四节 本文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第20-22页
  一、本文研究方法第20-21页
  二、本文框架结构第21-22页
第二章 量刑规范化改革概述第22-32页
 第一节 量刑规范化问题的研究价值第22-26页
  一、量刑在整个刑事司法中具有重要地位第22-23页
  二、量刑本身具有特殊性及复杂性第23-24页
   (一)量刑与定罪相比较具有其特殊性第23页
   (二)量刑在很多方面具有复杂性第23-24页
  三、我国量刑的非规范化存在种种弊端第24-25页
   (一)加重了司法实践中“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认识第24页
   (二)在审理过程中当事人的权利被弱化第24-25页
   (三)非规范化的量刑结果使得司法权威性不高第25页
  四、量刑的规范化是解决量刑失衡问题的根本途径第25-26页
 第二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内容第26-28页
  一、量刑规范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第26-27页
   (一)实体方面的主要内容第26-27页
   (二)程序方面的主要内容第27页
  二、《量刑指导意见》的具体适用第27-28页
 第三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取得的成效第28-32页
  一、上诉率逐渐降低,被告人满意度有所提高第28-29页
  二、量刑均衡性稳步提高第29-30页
  三、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结合第30-32页
第三章 量刑规范化改革中把握的几个关系第32-39页
 第一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关系第32-34页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概述第32-33页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概念第32页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刑事司法理念第32-33页
  二、两者在量刑情节中的具体体现第33-34页
   (一)两者在法定量刑情节中的体现第33-34页
   (二)两者在酌定量刑情节中的体现第34页
 第二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和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关系第34-36页
  一、法官自由裁量权概述第34-35页
   (一)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概念第34-35页
   (二)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价值第35页
  二、两者的辩证关系第35-36页
 第三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和刑罚个别化的关系第36-39页
  一、刑法个别化的理论概述第36-37页
   (一)刑罚个别化的概念第36-37页
   (二)刑罚个别化的价值第37页
  二、两者的辩证关系第37-39页
   (一) 两者的统一第37-38页
   (二) 两者的冲突第38-39页
第四章 量刑规范化改革存在的问题第39-53页
 第一节 实体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9-42页
  一、试点罪名相对较少,量刑规范过于笼统第39-41页
  二、量刑情节的适用不完善第41-42页
   (一)法定量刑情节的规定没有穷尽第41页
   (二)酌定量刑情节的规定无法穷尽第41页
   (三)量刑情节的基准刑比例范围过大第41-42页
 第二节 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第42-48页
  一、量刑程序在庭审中设置不明第42-44页
   (一)“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在法律上的确定第42-43页
   (二)“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在实践中的问题第43-44页
  二、被告人在庭审中的量刑辩护权得不到充分体现第44-45页
   (一)量刑辩护权在《指导意见》中的体现第44页
   (二)被告人量刑辩护权的行使在实践中的问题第44-45页
  三、被害人参与量刑程序程度不高第45-46页
   (一)被害人参与量刑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第45页
   (二)被害人参与量刑程序中存在的问题第45-46页
  四、量刑调查报告的适用具有局限性第46-48页
   (一)量刑调查报告的适用在法律中的规定第46-47页
   (二)量刑调查报告在适用中的问题第47-48页
 第三节 三机关在量刑规范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第48-53页
  一、侦查机关量刑证据搜集不足第48-49页
   (一)侦查机关证据搜集在《指导意见》中的规定第48页
   (二)侦查机关证据搜集中存在的问题第48-49页
  二、公诉机关的量刑建议有待完善第49-51页
   (一) 量刑建议权在《指导意见》中的规定第49-50页
   (二)量刑建议权的提出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50-51页
  三、审判机关裁判文书不规范,缺乏量刑说理第51-53页
   (一)关于裁判文书如何书写在《量刑程序意见》中的规定第51页
   (二)裁判文书的书写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第51-53页
第五章 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完善建议第53-65页
 第一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在实体方面的完善第53-57页
  一、加强调研,细化《量刑指导意见》第53-54页
  二、穷尽量刑情节,规范酌定情节的设置第54-57页
   (一)《量刑细则》中逐步完善法定量刑情节的规定第54-55页
   (二)尽量完善酌定量刑情节的规定第55-56页
   (三)为具体量刑情节的基准刑设定范围第56-57页
 第二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在程序方面的完善第57-62页
  一、突出量刑程序在庭审中的地位和作用第58-59页
  二、充分保障被告人的量刑辩护权第59-60页
   (一) 扩大指定辩护的范围第59页
   (二)提升律师队伍的法律素养第59-60页
  三、增加被害人参与量刑程序的机会第60-61页
   (一)增加庭前对被害人文书的送达制度第60页
   (二)明确被害人是否参与量刑程序第60页
   (三)规范被害人参与量刑的程序第60-61页
  四、逐步推广量刑调查报告制度第61-62页
   (一)确定制定调查报告的主体资格第61页
   (二) 逐步扩大适用范围第61-62页
   (三)完善量刑调查制度的立法及配套制度第62页
 第三节 三机关在量刑规范化改革中的完善第62-65页
  一、侦查机关加强对有利于被告人证据的搜集第63页
  二、完善公诉机关的量刑建议第63-64页
  三、规范裁判文书,突出量刑说理第64-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一、国内著作文献第66页
 二、中文译注文献第66-67页
 三、国内期刊文献第67-69页
 四、硕博论文第69-70页
 五、报纸资料第70页
 六、网络资料第70-72页
附录第72-74页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73页
 二、调查问卷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助土族政治文化研究
下一篇:“营改增”背景下物流行业纳税筹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