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煤矿突发事件 | 第18-20页 |
·突发事件的定义和特征 | 第18-19页 |
·煤矿突发事件的含义及分类 | 第19-20页 |
·应急管理 | 第20-22页 |
·应急管理的概念 | 第20-21页 |
·应急管理的过程论 | 第21-22页 |
·GIS | 第22-24页 |
·GIS 的概念和特点 | 第22-23页 |
·GIS 的功能 | 第23-24页 |
第3章 煤矿突发事件机理分析 | 第24-34页 |
·事故致因理论分析 | 第24-29页 |
·事故频发倾向论 | 第24-25页 |
·事故因果连锁论 | 第25-27页 |
·瑟利事故模型 | 第27-28页 |
·轨迹交叉论 | 第28-29页 |
·煤矿突发事件机理 | 第29-34页 |
·煤矿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1页 |
·煤矿突发事件机理模型 | 第31-34页 |
第4章 煤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构建 | 第34-47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4页 |
·系统构建的原则 | 第34-35页 |
·易操作和实用性 | 第35页 |
·可视化及高效性 | 第35页 |
·科学性与可扩展性 | 第35页 |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第35-41页 |
·系统结构框架 | 第35-39页 |
·系统功能框架 | 第39-41页 |
·子系统分析 | 第41-47页 |
·预防子系统 | 第41-42页 |
·准备子系统 | 第42-44页 |
·响应子系统 | 第44-46页 |
·恢复子系统 | 第46-47页 |
第5章 煤与瓦斯突出预警及最佳逃生路径模拟 | 第47-57页 |
·基于 SPA 的煤与瓦斯突出预警分析 | 第47-50页 |
·煤与瓦斯突出最佳逃生路径模拟 | 第50-57页 |
·最佳逃生路径模型和算法 | 第50-54页 |
·最佳逃生路径模拟 | 第54-57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7-59页 |
·主要结论 | 第57页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