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污水生物脱氮理论与技术 | 第8-13页 |
·传统生物脱氮理论 | 第8-10页 |
·生物脱氮的新理论与新技术 | 第10-13页 |
·好氧颗粒污泥脱氮工艺 | 第13-15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优点 | 第13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 | 第13-14页 |
·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同步硝化反硝化 | 第15页 |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的产生问题 | 第15-18页 |
·N_2O的逸出机理 | 第15-17页 |
·影响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产生量的因素 | 第17-18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试验用水水质以及接种污泥 | 第19页 |
·试验用水水质 | 第19页 |
·接种污泥 | 第19页 |
·试验装置与仪器设备 | 第19-21页 |
·试验装置 | 第19-21页 |
·主要的仪器和设备 | 第21页 |
·试验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 第21-23页 |
·物化指标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21页 |
·N_2O检测方法 | 第21-23页 |
3 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培养 | 第23-32页 |
·絮状活性污泥的颗粒化培养 | 第23-28页 |
·活性污泥的形态结构和物理性质 | 第23-25页 |
·活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氨氮的去除 | 第25-27页 |
·活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有机物的去除 | 第27-28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研究 | 第28-31页 |
·有机物的去除 | 第28-29页 |
·氨氮的去除和转化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温度和碳源对颗粒污泥脱氮过程中N_2O产生量的影响 | 第32-38页 |
·温度的改变对N_2O产生量的影响 | 第32-35页 |
·不同温度对硝化过程中N_2O产生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不同温度对反硝化过程中N_2O产生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碳源的改变对脱氮过程中N_2O产生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不同的碳源对气态N_2O产生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不同的碳源对溶解态N_2O产生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