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4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AAO模板及电极的制备 | 第11-17页 |
·模板法的分类 | 第11-13页 |
·铝阳极氧化膜的分类 | 第13-14页 |
·铝阳极氧化多孔膜的形成机理 | 第14-15页 |
·AAO模板的应用 | 第15-17页 |
·模板法合成纳米线及同轴纳米电缆阵列 | 第17-20页 |
·化学沉积 | 第18页 |
·化学聚合 | 第18页 |
·电化学沉积金属纳米线 | 第18-20页 |
·纳米线阵列的场发射性能 | 第20-22页 |
·场发射的概念 | 第20页 |
·场发射材料 | 第20-22页 |
·导电聚合物 | 第22-24页 |
·导电聚合物的发展 | 第22页 |
·导电聚合物的基本性能 | 第22-23页 |
·导电聚合物纳米线的性能 | 第23页 |
·导电聚合物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 第23-24页 |
·导电聚苯胺 | 第24-28页 |
·聚苯胺的结构 | 第25-26页 |
·聚苯胺的掺杂导电机制 | 第26页 |
·聚苯胺的合成方法 | 第26-27页 |
·聚苯胺的性能及应用 | 第27-28页 |
·PANI超级电容 | 第28-29页 |
·超级电容 | 第28-29页 |
·Ti0_2/聚苯胺-金属同轴纳米线阵列的性能 | 第29-32页 |
·半导体P-N结的性能 | 第29-30页 |
·Ti0_2 的应用 | 第30-32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32-34页 |
第二章 AAO模板的制备 | 第34-44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贯通模板的制备流程 | 第35-39页 |
·药品 | 第35页 |
·仪器 | 第35页 |
·工艺流程 | 第35-39页 |
·电极的封装 | 第39-40页 |
·溅金 | 第39页 |
·封装电极 | 第39页 |
·电极示意图 | 第39-40页 |
·制备模板的结果与讨论 | 第40-43页 |
·制备铝阳极氧化膜的各阶段形貌 | 第40-41页 |
·贯通的多孔铝阳极氧化膜的形貌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第三章 金属纳米线阵列的场发射性能 | 第44-69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8页 |
·实验药品 | 第45页 |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电化学沉积装置图 | 第45-46页 |
·纳米线阵列的制备 | 第46页 |
·形貌结构表征 | 第46页 |
·场发射性能的测试 | 第46-48页 |
·控电位沉积参数的确定 | 第48-52页 |
·Co 纳米线阵列的表征及场发射性能研究 | 第52-57页 |
·Cu 纳米线阵列的表征及场发射性能研究 | 第57-63页 |
·Ag 纳米线阵列的表征及场发射性能研究 | 第63-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第四章 聚苯胺-金属同轴纳米电缆阵列的电导率研究 | 第69-81页 |
·引言 | 第69-70页 |
·实验方法 | 第70-74页 |
·实验药品 | 第70页 |
·实验仪器 | 第70-71页 |
·PANI纳米线及PANI-金属纳米电缆的制备 | 第71-74页 |
·聚苯胺纳米线的表征 | 第74-75页 |
·聚苯胺纳米电缆的性能研究 | 第75-77页 |
·PANI纳米线及同轴电缆阵列的电导率研究 | 第77-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聚苯胺-Ag同轴纳电缆阵列的场发射性能 | 第81-84页 |
·引言 | 第81页 |
·实验部分 | 第81-82页 |
·实验药品 | 第81页 |
·实验仪器 | 第81-8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2-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Ti0_2/聚苯胺-Ag同轴纳米电缆阵列的光电性能研究 | 第84-96页 |
·引言 | 第84-85页 |
·实验方法 | 第85-87页 |
·实验药品 | 第85页 |
·实验仪器 | 第85页 |
·Ti0_2 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85-87页 |
·Ti0_2 纳米颗粒表征 | 第87-89页 |
·表面形貌 | 第87-88页 |
·Ti0_2 纳米颗粒的XPS表征 | 第88-89页 |
·Ti0_2/PANI-Ag同轴纳米电缆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89-94页 |
·Ti0_2 纳米颗粒复合的PANI-Ag同轴纳米电缆的TEM表征 | 第89页 |
·Ti0_2 纳米颗粒复合的PANI-Ag同轴纳米电缆的EDS表征 | 第89-90页 |
·UV-VIS测试 | 第90页 |
·热失重(TG)曲线测试 | 第90-91页 |
·光照开路电位的研究 | 第91-92页 |
·光照交流阻抗分析 | 第92-94页 |
·小结 | 第94-96页 |
第七章 聚苯胺-金属同轴纳米电缆阵列组成的超级电容的性能 | 第96-107页 |
·引言 | 第96-97页 |
·实验方法 | 第97-98页 |
·实验药品 | 第97页 |
·实验仪器 | 第97页 |
·PANI-Ag同轴纳米电缆阵列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97页 |
·不同长度的PANI-Ag 同轴纳米电缆阵列的制备 | 第97-98页 |
·电容性能 | 第98-101页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98-99页 |
·比容量与放电电流的关系 | 第99页 |
·比容量与长度的关系 | 第99-100页 |
·比容量与PANI层厚度的关系 | 第100-101页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101-106页 |
·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八章 基于聚苯胺-Ag同轴纳米电缆阵列的传感器 | 第107-115页 |
·引言 | 第107-108页 |
·实验方法 | 第108页 |
·实验药品 | 第108页 |
·纳米电缆阵列传感器性能测试 | 第108页 |
·PANI-Ag同轴纳米电缆阵列的电化学性能 | 第108-109页 |
·PANI-Ag同轴纳米电缆阵列传感器对多巴胺的性能的测试 | 第109-111页 |
·PANI-Ag同轴纳米电缆阵列传感器对维生素C的性能的测试 | 第111-113页 |
·小节 | 第113-115页 |
第九章 结论 | 第115-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6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