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D高校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1 绪论第9-16页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选题的背景第9-10页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3-14页
     ·研究目标第13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第14-16页
2 高校绩效审计相关理论第16-19页
   ·绩效审计的定义第16页
   ·高校绩效审计的内涵第16-17页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第17-18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3 我国高校绩效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9-21页
   ·我国高校绩效审计的现状第19页
   ·我国高校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绩效审计机制不健全第19页
     ·绩效审计法规和标准缺位第19-20页
     ·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第20页
     ·现有审计人员配备结构不完善,不能适应绩效审计发展第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4 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1-29页
   ·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21-22页
     ·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第21页
     ·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原则第21页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第21页
     ·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第21页
     ·权责对等和可接受相结合的原则第21-22页
     ·可持续性原则第22页
   ·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第22-25页
     ·经济性指标第22-23页
     ·效率性指标第23-24页
     ·效果性指标第24-25页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第25-28页
     ·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第25-26页
     ·模糊数学视角下的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模型的构建第26-27页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5 D 高校绩效审计评价实例分析第29-40页
   ·D 高校情况介绍第29页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第29-38页
     ·确定评价因素集、标准集和权重集第29-35页
     ·建立评价矩阵及评价模型第35-36页
     ·进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第36-38页
   ·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6 结论和展望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附录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乡统筹视野下的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研究--以华岩镇中梁山街道为例
下一篇: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