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辅助器具的技术人性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关于“技术人性化”的研究文献 | 第10-12页 |
·关于“人性化”的研究文献 | 第12页 |
·关于辅助器具的研究文献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残疾人辅助器具的本体研究 | 第16-22页 |
·残疾人辅助器具的本质分析 | 第16-17页 |
·残疾人辅助器具的属性分析 | 第17-20页 |
·残疾人辅助器具的“三重性” | 第17-18页 |
·残疾人辅助器具的特性 | 第18-20页 |
·残疾人辅助器具的作用分析 | 第20-22页 |
·功能补偿 | 第20页 |
·价值补偿 | 第20-22页 |
第3章 残疾人辅助器具技术人性化的本质研究 | 第22-33页 |
·技术人性化的本质 | 第22-25页 |
·“以人为本”的技术观 | 第23页 |
·以人的价值确立技术价值 | 第23-24页 |
·技术人性化与人性技术化辨析 | 第24-25页 |
·残疾人辅助器具技术人性化的表现 | 第25-31页 |
·多维度诉求综合考虑 | 第25-27页 |
·“人性”与“物性”达到统一 | 第27-29页 |
·“人—机—环境”系统协调发展 | 第29-31页 |
·残疾人辅助器具的发展趋势 | 第31-33页 |
第4章 残疾人辅助器具技术人性化的实现路径研究 | 第33-45页 |
·人性化辅具系统模型构建 | 第33-35页 |
·模型的内容与任务 | 第33-34页 |
·模型结构 | 第34-35页 |
·子系统“人”模块的具体操作 | 第35-39页 |
·残疾人测量因素 | 第35-36页 |
·残疾人感官因素 | 第36-37页 |
·人体情感因素 | 第37-38页 |
·人体心理因素 | 第38-39页 |
·子系统“机”模块的具体操作 | 第39-42页 |
·模式分析 | 第40-41页 |
·功能分析 | 第41-42页 |
·子系统“环境”模块的具体操作 | 第42-45页 |
·硬环境 | 第43页 |
·软环境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