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背景 | 第9-11页 |
·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客观要求发展新能源汽车 | 第9-10页 |
·国外电动车品牌TESLA入华,产生示范效应 | 第10-11页 |
2. 行业分析:电动车需求即将爆发 | 第11-22页 |
·基于AHP模型的电动汽车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第11-14页 |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11页 |
·构建判断矩阵 | 第11-12页 |
·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 | 第12-13页 |
·结论 | 第13-14页 |
·消费者的需求:电动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各项花费对比 | 第14-16页 |
·政府节能减排的需求:补贴政策将会持续 | 第16-17页 |
·现阶段政策利好:改善制约电动车推广的壁垒 | 第17-19页 |
·不利因素一:车价高居不下 | 第17-18页 |
·不利因素二:地方保护政策阻碍竞争 | 第18-19页 |
·TESLA技术分析 | 第19-20页 |
·国内电动车生产商分析:比亚迪优势突出 | 第20-22页 |
3. 行业投资逻辑 | 第22-25页 |
·电动车产业链各环节投资机会分析 | 第22-24页 |
·动力锂电池投资价值分析 | 第24-25页 |
4. 动力锂电池产业链及投资机会分析 | 第25-41页 |
·产业链结构分析 | 第25-26页 |
·锂矿市场及投资机会分析 | 第26-28页 |
·全球市场分布:国际巨头垄断 | 第26-27页 |
·投资机会分析 | 第27-28页 |
·正极材料市场及投资机会分析 | 第28-32页 |
·各材料性能对比 | 第28-29页 |
·市场结构分布 | 第29-30页 |
·国内外技术对比 | 第30-31页 |
·投资机会分析 | 第31页 |
·杉杉股份——A股中唯一掌握磷酸铁锂生产技术的企业 | 第31-32页 |
·负极材料市场及投资机会分析 | 第32-34页 |
·石墨与下一代替代材料性能对比 | 第32-33页 |
·全球市场分布:集中于中日两国 | 第33页 |
·投资机会分析 | 第33-34页 |
·隔膜市场及投资机会分析 | 第34-35页 |
·动力电池与隔膜工艺:生产动力锂电池原料只能采用干法工艺 | 第34页 |
·全球市场分布:国产隔膜市场份额极少,产品低端 | 第34-35页 |
·投资机会分析 | 第35页 |
·电解液市场及投资机会分析 | 第35-39页 |
·电解液原材料构成 | 第36页 |
·全球市场分布:中国产商份额逐年提升 | 第36-37页 |
·投资机会分析 | 第37-38页 |
·新宙邦:电解液龙头,切入特斯拉供应链 | 第38-39页 |
·动力锂电池制造市场及投资机会分析 | 第39-41页 |
·全球市场分布 | 第39页 |
·技术流派和配套整车厂商 | 第39页 |
·投资机会分析 | 第39-41页 |
5. 投资风险 | 第41-42页 |
·大众对纯电动车的实际接受程度不确定 | 第41页 |
·政府补贴持续时间不确定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