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发电逆变系统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引言 | 第9页 |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 第9-11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2-15页 |
| 2 光伏电池工作原理及输出特性的研究 | 第15-21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 ·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 | 第16-18页 |
|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 | 第18-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研究 | 第21-30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常用的几种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 第21-25页 |
| ·扰动观测法 | 第21-22页 |
| ·增量电导法 | 第22页 |
| ·开路电压法 | 第22-23页 |
| ·短路电流法 | 第23页 |
| ·模糊控制法 | 第23-24页 |
| ·神经网络法 | 第24页 |
| ·间歇扫描法 | 第24-25页 |
| ·选择MPPT控制方法的原则 | 第25-26页 |
| ·改进的扰动观测法 | 第26-29页 |
| ·扰动观测法的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 ·扰动观测法存在的缺点 | 第27-28页 |
| ·基于逆变器输出电流控制的改进型扰动观测法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4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技术的研究 | 第30-57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常见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逆变器拓扑结构 | 第30-36页 |
| ·单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 | 第32-34页 |
| ·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 | 第34-36页 |
|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逆变器的种类 | 第36-38页 |
|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逆变器的要求 | 第38-40页 |
| ·光伏电池阵列对逆变器的要求 | 第38页 |
| ·电网对逆变器的要求 | 第38-39页 |
| ·用户对逆变器的要求 | 第39-40页 |
| ·逆变器选择的一般性原则 | 第40页 |
| ·一种基于导抗变换的改进型并网逆变结构 | 第40-55页 |
| ·导抗变换理论 | 第41-42页 |
| ·单相并网逆变器拓扑 | 第42-47页 |
| ·三相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 | 第47-49页 |
| ·基于导抗变换器和裂相控制的三相电流型并网逆变器 | 第49-55页 |
| ·本文所研究的3K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展示 | 第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7-60页 |
| ·总结 | 第57-58页 |
| ·对后续工作的思考和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