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英文缩略词 | 第8-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 ·三种弧菌研究简介 | 第11-13页 |
| ·溶藻弧菌 | 第11-12页 |
| ·哈维氏弧菌 | 第12页 |
| ·副溶血弧菌 | 第12-13页 |
| ·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传统疫苗 | 第13-14页 |
| ·基因工程疫苗 | 第14-15页 |
| ·DLDH 及 DTD 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 第15-16页 |
| ·D-酪氨酰-tRNA 脱酰基酶 | 第16-17页 |
|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9页 |
| 2 溶藻弧菌 dldh、dtd 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 第19-45页 |
| ·实验材料 | 第19-23页 |
| ·菌株 | 第19页 |
| ·质粒载体 | 第19-20页 |
| ·主要试剂 | 第20-22页 |
|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 第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30页 |
| ·溶藻弧菌 dldh、dtd 基因的克隆 | 第23-26页 |
| ·溶藻弧菌 dldh、dtd 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26-30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43页 |
| ·溶藻弧菌 dldh、dtd 基因的克隆 | 第30-37页 |
| ·溶藻弧菌 dldh、dtd 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37-43页 |
| ·讨论 | 第43-45页 |
| 3 DLDH-DTD 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 第45-55页 |
|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 ·实验方法 | 第45-48页 |
| ·dldh 及 dtd 基因的扩增 | 第45-47页 |
| ·重叠延伸拼接技术扩增融合基因 | 第47-48页 |
|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纯化 | 第4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3页 |
| ·融合基因的扩增及菌落 PCR 鉴定 | 第48-50页 |
|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纯化 | 第50-53页 |
| ·讨论 | 第53-55页 |
| 4 DLDH、DTD 及 DLDH-DTD 融合基因表达产物对斜带石斑鱼的免疫效果 | 第55-60页 |
|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 ·菌株及质粒 | 第55页 |
| ·实验鱼体 | 第55页 |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55页 |
| ·实验方法 | 第55-57页 |
| ·亚单位疫苗制作 | 第55-56页 |
| ·安全性评价 | 第56页 |
| ·对斜带石斑鱼的免疫保护 | 第56页 |
| ·抗体效价检测(间接 ELISA) | 第56-5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7-58页 |
| ·安全性评估 | 第57页 |
| ·免疫保护率 | 第57-58页 |
| ·血清效价分析 | 第58页 |
| ·讨论 | 第58-60页 |
| 5 DLDH 突变株的构建及功能研究 | 第60-68页 |
| ·实验材料 | 第60-61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60页 |
| ·实验仪器 | 第60页 |
| ·主要试剂与溶液 | 第60-61页 |
| ·实验方法 | 第61-64页 |
| ·插入法构建突变株 | 第61-63页 |
| ·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检验 | 第63页 |
| ·突变株与野生株生长曲线的比较 | 第63页 |
| ·细菌泳动检测 | 第63页 |
| ·酶活测定 | 第63-64页 |
| ·生物膜检测 | 第6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4-67页 |
| ·构建插入突变株及遗传稳定性检测 | 第64-65页 |
| ·插入突变株遗传稳定性检测 | 第65页 |
|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65-66页 |
| ·细菌泳动实验 | 第66页 |
| ·酶活测定 | 第66页 |
| ·生物膜检测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6 结论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作者简介 | 第81-82页 |
| 导师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