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课题来源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研究 | 第13-14页 |
| ·供需网(SDN)研究 | 第14-16页 |
| ·主要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及可能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创新之处 | 第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 ·概念界定 | 第19页 |
| ·废弃电子产品概念界定 | 第19页 |
|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运作模式概念界定 | 第19页 |
| ·供需网(SDN) | 第19-21页 |
| ·供需网概念及结构模型 | 第19-20页 |
| ·SDN 的特征 | 第20-21页 |
| ·MAS 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 ·Agent 的概念及特征 | 第21-22页 |
| ·MAS 仿真建模方法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运作模式比较研究 | 第24-34页 |
|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自营运作模式 | 第24-25页 |
|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联盟运作模式 | 第25-27页 |
|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外包运作模式 | 第27-28页 |
|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供需网运作模式 | 第28-31页 |
|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供需网运作模式的概念及结构 | 第28-30页 |
|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供需网运作模式的特征及优越性 | 第30-31页 |
| ·四种运作模式的比较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供需网运作模式下回收节点动态选择模型设计 | 第34-42页 |
|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第34页 |
|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供需网运作模式流程分析 | 第34-37页 |
|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供需网运作模式流程框架 | 第34-37页 |
|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供需网运作模式下回收节点动态选择流程 | 第37页 |
| ·模型设计 | 第37-41页 |
| ·Agent 设计 | 第37-40页 |
| ·回收节点的动态选择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供需网运作模式下回收节点动态选择仿真 | 第42-52页 |
| ·仿真步骤 | 第42页 |
| ·仿真界面设计 | 第42-44页 |
| ·仿真实现 | 第44-47页 |
| ·制造企业 Agent 类的实现 | 第44页 |
| ·回收节点企业 Agent 类的实现 | 第44-45页 |
| ·消费者 Agent 类的实现 | 第45页 |
| ·交互规则 | 第45-46页 |
| ·参数设定 | 第46-47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 ·仿真结果描述 | 第47-50页 |
|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 ·全文总结 | 第52页 |
|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