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7-8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研究思路 | 第8-9页 |
·研究框架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股利政策概述 | 第11-12页 |
·股利的概念 | 第11页 |
·股利的支付形式 | 第11-12页 |
·股利政策的内容 | 第12页 |
·股利政策理论综述 | 第12-14页 |
·传统的股利政策理论综述 | 第12-13页 |
·现代的股利政策理论综述 | 第13-14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特征 | 第19-24页 |
·创业板上市公司及其特征 | 第19-20页 |
·高成长性 | 第19页 |
·股票全流通 | 第19-20页 |
·股权结构集中 | 第20页 |
·高风险性 | 第20页 |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特点 | 第20-24页 |
·股利支付方式多样性 | 第20-21页 |
·每股现金股利支付率高 | 第21-23页 |
·转增比例高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 | 第24-28页 |
·外部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法律因素 | 第24页 |
·市场环境 | 第24页 |
·股东的因素 | 第24-25页 |
·内部影响因素 | 第25-28页 |
·盈利能力 | 第25页 |
·公司成长能力 | 第25页 |
·权益价值 | 第25页 |
·负债水平 | 第25-26页 |
·公司规模 | 第26页 |
·变现能力 | 第26页 |
·营运能力 | 第26页 |
·留存收益水平 | 第26-27页 |
·货币资金充足率 | 第27页 |
·投资价值 | 第27-28页 |
第五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28-40页 |
·研究设计 | 第28-30页 |
·样本选择及数据获取 | 第28页 |
·变量设计 | 第28-29页 |
·研究假设 | 第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模型构建 | 第30页 |
·模型估计与实证结果 | 第30-40页 |
·对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30-32页 |
·回归分析 | 第32-37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第六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案例分析 | 第40-43页 |
·案例概述 | 第40页 |
·神州泰岳简介 | 第40页 |
·神州泰岳特征描述 | 第40页 |
·神州泰岳股利分配政策特点 | 第40-41页 |
·选择混合股利支付形式 | 第40-41页 |
·每股现金股利支付率高 | 第41页 |
·转增比例高 | 第41页 |
·高比例留存 | 第41页 |
·神州泰岳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3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3页 |
·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合理使用超募资金 | 第43-44页 |
·进行现金分红应充分重视企业的现金流水平 | 第44页 |
·对创业板市场的股票流通加强监管 | 第44-45页 |
·制定适合本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研究生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