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脱水系统滲流规律研究及系统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 | 第10-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我国环保疏浚概况 | 第10页 |
·疏浚淤泥理化性能 | 第10-11页 |
·环保疏浚技术 | 第11-14页 |
·疏浚淤泥资源化利用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发展 | 第15-21页 |
·孔隙介质渗流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饱和土渗流与变形研究 | 第16-17页 |
·基于达西定律的渗流理论 | 第17-19页 |
·达西定律在淤泥脱水过程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助脱水剂的作用机理及渗透规律 | 第21-22页 |
·负载下脱水过程渗流规律研究 | 第22-23页 |
·滤材及表面活性剂处理对渗透规律的影响 | 第23页 |
·堆场淤泥原位脱水工艺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9页 |
·实验药品 | 第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疏浚淤泥物理化学性能 | 第26-27页 |
·含水率测试 | 第26页 |
·比阻的测试 | 第26-27页 |
·有机质含量的测试 | 第27页 |
·pH的测试 | 第27页 |
·容重与孔隙率 | 第27页 |
·化学成分的测试 | 第27页 |
·性能表征 | 第27-29页 |
·渗透系数及过滤常数 | 第28-29页 |
·渗水量及滤液量 | 第29页 |
·余水水质 | 第29页 |
·红外、电镜、粒度 | 第29页 |
·实验方法及装置示意图 | 第29-30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装置示意图 | 第30页 |
·助脱水剂对淤泥渗透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30-31页 |
·WXZ-1对淤泥渗透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30页 |
·WXZ-4对淤泥渗透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30-31页 |
·WXF-1及WXZ-4对淤泥渗透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31页 |
·滤材及表面处理方式对淤泥渗透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31-32页 |
·滤材的初步筛选 | 第31页 |
·滤材表面处理方式对渗透规律的影响 | 第31-32页 |
·滤材表面处理方式对余水水质的影响 | 第32页 |
·表面处理滤材孔隙内部形貌电镜 | 第32页 |
·负载对淤泥渗透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32页 |
·负载压力对渗透规律的影响 | 第32页 |
·负载时间对渗透规律的影响 | 第32页 |
·负载方式对渗透规律的影响 | 第32页 |
·原位脱水工艺设计 | 第32-39页 |
·设计工艺概述 | 第32-36页 |
·设计参数及流量匹配 | 第36-3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9-77页 |
·疏浚淤泥理化性能 | 第39-41页 |
·淤泥的基本物性参数 | 第39页 |
·疏浚淤泥粒度分布 | 第39页 |
·疏浚淤泥化学成分 | 第39-40页 |
·疏浚淤泥的渗透性能 | 第40-41页 |
·助脱水剂对淤泥脱水过程渗透规律的影响 | 第41-53页 |
·WXZ-1对渗透规律的影响 | 第41-48页 |
·WXZ-4及WXF-1加入量对渗透规律的影响 | 第48-53页 |
·滤材类型及表面处理方式对淤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53-59页 |
·滤材类型对淤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53-56页 |
·滤材表面处理方式对淤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56-59页 |
·负载对脱水过程渗透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59-68页 |
·负载压力对渗透规律的影响 | 第59-63页 |
·负载时间对渗透规律的影响 | 第63-64页 |
·负载方式对渗透规律的影响 | 第64-68页 |
·原位脱水系统工艺设计 | 第68-77页 |
·脱水池设计示意图 | 第68-69页 |
·沉淀池设计示意图 | 第69-70页 |
·净水池设计示意图 | 第70-71页 |
·原位脱水工艺辅助系统 | 第71-73页 |
·原位脱水系统设计总图 | 第73-76页 |
·原位脱水系统技术路线 | 第76-77页 |
4 结论 | 第77-78页 |
5 展望 | 第78-79页 |
6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5-86页 |
8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