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专用IP网络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1-14页
     ·网络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第11-12页
     ·网络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第12-14页
   ·某单位专用 IP 网网络管理系统现状第14-17页
     ·华为 iManger U2000 网络管理系统第14-15页
     ·现有网络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第15-17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7-19页
第二章 专用 IP 网络智能化管理系统系统总体设计第19-29页
   ·专用 IP 网络智能化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第19-24页
     ·专用 IP 网的特点第19-20页
     ·专用 IP 网络智能化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第20-24页
   ·专用 IP 网络智能化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第24-26页
     ·网络性能指标测试子系统可行性分析第24页
     ·网络信息流量监控子系统可行性分析第24-25页
     ·网络安全管理子系统可行性分析第25-26页
     ·接入用户管理子系统可行性分析第26页
   ·总体设计第26-28页
     ·专用 IP 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的功能第26-27页
     ·专用 IP 网智能化管理系统硬件结构第27页
     ·专用 IP 网智能化管理系统软件结构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指标测试子系统的实现第29-52页
   ·测试指标及参照标准第29-30页
   ·连通性测试第30-34页
     ·连通性的定义第30-31页
     ·连通性的测试方法第31页
     ·连通性的测试程序第31-34页
   ·包吞吐量与丢包率测试第34-40页
     ·包吞吐量的概念第34-35页
     ·丢包率的定义第35页
     ·包吞吐量与丢包率测试参照标准第35-36页
     ·包吞吐量与丢包率测试程序设计第36-40页
   ·包传输时延及抖动测试第40-50页
     ·包传输时延的定义第40页
     ·包(时延)抖动的定义第40-42页
     ·包时延(IPTD)与抖动(IPDV)测试参照标准第42页
     ·包时延(IPTD)与抖动测试方法第42-44页
     ·包时延(IPTD)与抖动测试程序设计第44-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流量监控子系统的实现第52-69页
   ·数据采集第52-53页
     ·数据镜像第52页
     ·镜像配置第52-53页
   ·流量显示第53-63页
     ·软件用例及设计概述第53-57页
     ·软件接口第57-59页
     ·信息交换内容分类及协议第59-60页
     ·信息传输协议及规程约定第60-63页
   ·QoS 策略配置第63-68页
     ·业务分类第64页
     ·优先级分配原则第64-65页
     ·流量监管原则第65-66页
     ·物理限速原则第66-67页
     ·队列调度原则第67-68页
     ·QoS 部署流程第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专用 IP 网络智能化管理系统测试及应用第69-82页
   ·指标测试子系统第69-75页
     ·被测软件概述第69-70页
     ·测试环境概述第70-71页
     ·功能性测试结果第71-75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75页
   ·流量监控子系统第75-80页
     ·被测软件概述第75-77页
     ·测试环境概述第77-78页
     ·功能性测试结果第78-80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本文的主要贡献第82页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第82-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匹配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HLA的数据链网络仿真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