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模拟与计算论文--电力系统的计算论文

计及机组启停的动态最优潮流问题研究--提升—投影与快速内点方法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8页
   ·引言第12页
   ·计及机组启停的动态最优潮流问题(UC-DOPF)及其相关算法第12-23页
     ·最优潮流问题(OPF)第12-18页
     ·动态最优潮流问题(DOPF)第18-19页
     ·机组组合问题(UC)第19-23页
     ·UC-DOPF第23页
   ·尚需解决的问题第23-24页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24-26页
     ·思想来源第24-25页
     ·本文主要工作与思路第25-26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6-28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内点与提升-投影方法第28-44页
   ·内点算法相关理论与算法步骤第28-36页
     ·原始—对偶内点法(PDIPM)第29-32页
     ·预测校正内点法(PCIPM)第32-34页
     ·多中心校正内点法(MCCIPM)第34-36页
   ·内点算法的解耦并行计算思想第36-40页
   ·离散域的提升-投影(L&P)技术第40-43页
     ·求解混合整数规划(MIP)的紧松弛法思想第40页
     ·锥与锥规划基本定义第40-41页
     ·L&P紧松弛技术第41-43页
   ·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基于最优中心参数的多中心校正内点最优潮流算法第44-58页
   ·引言第44页
   ·OPF问题的数学模型第44-47页
   ·最优中心参数评价模型及其求解第47-50页
     ·最优中心参数评价模型第47页
     ·评价模型的线性化近似表示第47-49页
     ·确定最优中心参数的线搜索算法第49-50页
   ·算法分析与实现第50-57页
     ·算法步骤第50-51页
     ·实验平台与测试系统第51页
     ·数值结果分析第51-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基于改进多中心校正解耦内点法的动态最优潮流并行算法第58-78页
   ·引言第58页
   ·DOPF问题的数学模型第58-60页
     ·目标函数第58-59页
     ·约束条件第59-60页
     ·DOPF的数学模型第60页
   ·求解DOPF问题的并行改进多中心校正解耦内点算法(PIMCCD)第60-67页
     ·基本推导第60-66页
     ·DOPF修正方程的并行解耦-分解-回代第66-67页
   ·算法分析与实现第67-75页
     ·PIMCCD算法步骤第67-68页
     ·实验平台与测试系统第68页
     ·动态步长拉大技术第68-70页
     ·自适应最大校正次数技术第70-73页
     ·算法串行运行情况第73-74页
     ·算法并行性能第74-75页
   ·最优中心参数技术在求解DOPF中的推广第75-77页
   ·小结第77-78页
第5章 机组组合问题的超立方锥松弛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第78-99页
   ·引言第78页
   ·UC问题的数学模型第78-81页
     ·UC问题的基本描述第78-80页
     ·UC问题的MIP模型第80-81页
   ·UC问题的超立方紧松弛第81-88页
     ·基于凸包的“基本块”紧松弛第81-83页
     ·UC问题的超立方混合整数规划(HC-MIP)模型第83-85页
     ·HC-MIP模型基于提升-投影锥的紧连续松弛第85-88页
   ·算法实现讨论第88-90页
     ·提升规模控制第88-89页
     ·算法步骤第89页
     ·调整机组状态以满足爬坡约束第89-90页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90-98页
   ·小结第98-99页
第6章 求解机组组合问题的逐次提升-投影紧松弛法第99-117页
   ·引言第99页
   ·UC问题及其模型第99-101页
   ·UC问题的模型紧变换第101-102页
     ·UC问题的紧混合整数规划(T-MIP)模型第101页
     ·T-MIP模型紧性分析第101-102页
   ·T-MIP模型的提升-投影紧松弛第102-104页
   ·算法实现与讨论第104-106页
     ·算法步骤第104-105页
     ·J_i的选取第105-106页
   ·仿真与分析第106-116页
   ·小结第116-117页
第7章 基于L&P及PIMCCD的UC-DOPF分层求解第117-129页
   ·引言第117页
   ·UC-DOPF的数学模型第117-119页
     ·目标函数第117-118页
     ·约束条件第118-119页
   ·分层求解UC-DOPF问题第119-128页
   ·小结第128-129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29-131页
   ·结论第129-130页
   ·展望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3页
附录A 10机组24时段系统数据第143-144页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学术论文第144-146页
附录C 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相关章节的对应表第146-147页
致谢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有效接地电网接地保护研究
下一篇:水分胁迫下外源脱落酸提高甘蔗抗旱性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