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 第11-12页 |
| ·对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的研究成果 | 第12-14页 |
|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 第2章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剖析 | 第15-23页 |
|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本质和根源 | 第15-16页 |
|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特点 | 第16-17页 |
| ·信息科技风险的广泛性 | 第16-17页 |
| ·信息科技风险的潜伏性 | 第17页 |
| ·信息科技风险的非标准化 | 第17页 |
|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分类 | 第17-23页 |
| ·技术风险 | 第17-19页 |
| ·管理风险 | 第19-20页 |
| ·法律风险 | 第20-21页 |
| ·外包风险 | 第21页 |
| ·声誉风险 | 第21-22页 |
| ·战略风险 | 第22-23页 |
| 第3章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防控策略 | 第23-53页 |
|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 | 第23-27页 |
|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的要求和作用 | 第23-24页 |
| ·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方法 | 第24-25页 |
| ·信息资产的分类和分级 | 第25-26页 |
| ·资产脆弱性的分级 | 第26页 |
| ·威胁的分级 | 第26-27页 |
| ·银行业信息科技治理 | 第27-32页 |
| ·信息科技治理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 | 第27-28页 |
| ·银行信息科技安全治理的主要内容 | 第28-29页 |
| ·银行信息科技治理的实施 | 第29-32页 |
| ·银行信息科技项目获取、开发与实施 | 第32-36页 |
| ·事前控制 | 第33-35页 |
| ·事中控制 | 第35页 |
| ·事后控制 | 第35-36页 |
| ·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支持 | 第36-38页 |
| ·信息系统的运行 | 第36-37页 |
| ·信息系统的维护 | 第37-38页 |
| ·银行信息安全体系 | 第38-45页 |
|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 第38-39页 |
|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 第39-45页 |
| ·银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 第45页 |
| ·业务连续性管理 | 第45-48页 |
| ·业务连续性计划介绍 | 第45-46页 |
| ·业务连续性计划实施策略 | 第46-48页 |
| ·外包管理 | 第48-49页 |
| ·银行信息科技内外部审计 | 第49-53页 |
| ·银行信息科技审计职能管理 | 第50页 |
| ·银行信息科技审计的主要内容 | 第50-51页 |
| ·银行信息科技审计步骤 | 第51-53页 |
| 第4章 XX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防控策略 | 第53-60页 |
| ·XX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 | 第53-54页 |
| ·XX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指导原则 | 第54页 |
| ·XX 银行实施信息科技风险控制策略 | 第54-58页 |
| ·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内控机制 | 第54页 |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 第54-55页 |
| ·规范开发流程管理,完善项目管理机制 | 第55-56页 |
| ·加强运维管理,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第56页 |
| ·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安全管理 | 第56-57页 |
|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业务连续性水平 | 第57页 |
| ·加强信息科技外包管理防范重点领域外包风险 | 第57-58页 |
| ·XX 银行实施全面信息科技风险控制策略取得的成效 | 第58-60页 |
| ·信息科技治理框架初步构建 | 第58页 |
| ·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 第58页 |
| ·运维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 第58页 |
| ·金融服务支撑能力稳步提升 | 第58-59页 |
|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初见成效 | 第59页 |
| ·信息科技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后记 | 第64-65页 |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