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文章框架 | 第15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7-22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7页 |
(1) 信访 | 第17页 |
(2) 群体访 | 第17页 |
(3) 非正常访 | 第17页 |
(4) 群体性事件 | 第17页 |
(5) 群体性事件防控 | 第17页 |
·群体性事件特点和危害 | 第17-20页 |
·群体性事件特点 | 第17-19页 |
·群体性事件的危害 | 第19-20页 |
·分析理论 | 第20-21页 |
(1) 政治系统理论 | 第20页 |
(2) 相对剥夺论 | 第20-21页 |
(3) 公共政策议程理论 | 第21页 |
(4) 谣言基本规律理论 | 第21页 |
(5) 权威接受论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黑龙江省群体性事件防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43页 |
·黑龙江省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 | 第22-30页 |
·发生的群体性事件 | 第22-25页 |
·成因 | 第25-30页 |
·黑龙江省群体性事件防控现状 | 第30-38页 |
·基本情况 | 第30-32页 |
·案例 | 第32-38页 |
·黑龙江省群体性事件防控存在的问题 | 第38-42页 |
·解决诉求纠纷效率低 | 第38页 |
·对利益受损群体帮助救助机制不健全 | 第38-39页 |
·决策失误损害群众利益 | 第39页 |
·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和作用降低或失效 | 第39页 |
·群体性事件预警系统失灵 | 第39页 |
·群体性事件酝酿阶段处置不当贻误时机 | 第39-40页 |
·信息不公开封锁消息 | 第40-41页 |
·对群体性事件诉求无原则退让 | 第41页 |
·警力使用不当 | 第41-42页 |
·工作人员处置能力不足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黑龙江省群体性事件预防及处置策略建议 | 第43-48页 |
·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 第43-45页 |
·建立多元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 第43页 |
·建立防止利益受损集中于某些群体的调节机制 | 第43-44页 |
·建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 第44页 |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 第44页 |
·建立高效的综合预警体系 | 第44-45页 |
·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策略 | 第45-47页 |
·在群体性事件酝酿阶段介入处置 | 第45-46页 |
·公开群体性事件信息主动引导舆论 | 第46页 |
·在法律框架内处置群体性事件 | 第46页 |
·恰当使用警力控制事态 | 第46-47页 |
·组织群体性事件处置培训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