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概念与自然--麦克道威尔哲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导言 | 第13-25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21-25页 |
第一章 所与论与融贯论的循环 | 第25-46页 |
第一节 所与论及其理论困境 | 第26-37页 |
一、所与论的发展历程 | 第27-31页 |
二、塞拉斯对所与论的批判 | 第31-35页 |
三、麦克道威尔对所与论的评估 | 第35-37页 |
第二节 融贯论及其理论困境 | 第37-46页 |
一、戴维森的融贯论 | 第38-40页 |
二、对融贯论的质疑以及戴维森的辩护 | 第40-43页 |
三、麦克道威尔对融贯论的评估 | 第43-46页 |
第二章 经验的概念化 | 第46-80页 |
第一节 康德关于经验知识的观点 | 第46-52页 |
一、感受性与自发性 | 第47-49页 |
二、蕴涵所与论和融贯论的萌芽 | 第49-50页 |
三、经验与先验的双重维度 | 第50-52页 |
第二节 经验的概念化:麦克道威尔的出路 | 第52-63页 |
一、概念在感受性中发挥作用 | 第53-57页 |
二、经验具有概念性内容 | 第57-60页 |
三、化解辩护经验知识的困境 | 第60-63页 |
第三节 麦克道威尔的经验论 | 第63-80页 |
一、经验概念的哲学史嬗变 | 第64-67页 |
二、经验的新特征 | 第67-76页 |
三、与实用主义的经验概念相对照 | 第76-80页 |
第三章 为概念论辩护 | 第80-102页 |
第一节 指示性概念与经验的细致性 | 第80-93页 |
一、经验的丰富性与指示词策略 | 第82-84页 |
二、对指示词策略的质疑 | 第84-89页 |
三、麦克道威尔的答复 | 第89-93页 |
第二节 人与动物是否共享知觉经验 | 第93-102页 |
一、埃文斯与科林斯的批评 | 第93-96页 |
二、麦克道威尔的答复 | 第96-102页 |
第四章 第二自然的自然主义 | 第102-135页 |
第一节 自发性地位的两种讨论 | 第102-111页 |
一、彻底的自然主义 | 第104-107页 |
二、戴维森的自然主义 | 第107-109页 |
三、膨胀的柏拉图主义:一种可能的替代方案 | 第109-111页 |
第二节 第二自然 | 第111-124页 |
一、从历史的视角看第二自然 | 第112-116页 |
二、教化:第二自然的产生 | 第116-121页 |
三、自然的部分返魅 | 第121-124页 |
第三节 合理性的自由 | 第124-135页 |
一、一种没有间隙的自然主义 | 第124-128页 |
二、走出自然与自由的二律背反 | 第128-131页 |
三、一种新的世界观 | 第131-135页 |
第五章 麦克道威尔思想的理论效应 | 第135-157页 |
第一节 弱的道德实在论 | 第135-146页 |
一、道德实在论 | 第136-138页 |
二、道德投射主义 | 第138-141页 |
三、弱的道德实在论 | 第141-146页 |
第二节 重审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关系 | 第146-157页 |
一、麦克道威尔与康德 | 第147-149页 |
二、麦克道威尔与黑格尔 | 第149-152页 |
三、对康德的黑格尔式超越 | 第152-157页 |
结语 | 第157-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169页 |
后记 | 第169-172页 |
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72-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