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上市公司资产剥离行为与绩效研究--基于同属管辖交易的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图表目录第13-14页
1 绪论第14-27页
   ·研究动机第14-18页
   ·概念界定与研究框架第18-24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22页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第22-24页
   ·研究意义与贡献第24-27页
     ·研究意义第24-25页
     ·可能的贡献与创新第25-27页
2 资产剥离与财政分权理论:文献综述第27-58页
   ·资产剥离的主流理论第27-32页
     ·公司财务理论视角的资产剥离第27-30页
     ·企业理论视角的资产剥离第30-32页
   ·资产剥离动因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第32-39页
     ·国外的相关研究及经验证据第32-36页
     ·国内的相关研究及经验证据第36-39页
   ·资产剥离绩效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第39-49页
     ·国外的相关研究及经验证据第39-44页
     ·国内的相关研究及经验证据第44-47页
     ·对中外文献研究结论的基本评论与分析第47-49页
   ·财政分权理论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第49-57页
     ·国外的相关研究及经验证据第50-54页
     ·国内的相关研究及经验证据第54-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3 政府干预、财政分权与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第58-86页
   ·转轨经济与政府干预第58-66页
     ·中国转型经济特点第58-61页
     ·政府干预:基于政治经济互动视角的分析第61-66页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干预第66-76页
     ·财政分权理论的缘起与发展第66-69页
     ·我国财政分权改革与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第69-76页
   ·财政分权背景下的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第76-84页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政策对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影响第76-79页
     ·分权制下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资产剥离行为的影响第79-84页
   ·本章小结第84-86页
4 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同属管辖交易行为第86-112页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第87-94页
     ·国有产权与公司行为第87-89页
     ·产权、地方政府干预与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同属管辖交易第89-94页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分类描述统计:基于交易特征角度的分析第94-101页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总体特征第95-98页
     ·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总量与结构特征第98-99页
     ·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时间特征第99-100页
     ·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财务特征第100-101页
   ·样本选取与模型设定第101-106页
     ·样本选择第101-102页
     ·模型设定及变量定义第102-106页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06-111页
     ·资产剥离同属交易与非同属交易财务指标的比较第106-107页
     ·描述性统计及各变量之间的组间比较分析第107-108页
     ·多元回归结果及解释第108-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5 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市场反应第112-131页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第112-114页
   ·样本选取与模型设定第114-120页
     ·样本选择第114页
     ·事件窗口期的确定第114-115页
     ·事件研究的模型选择及变量的度量第115-117页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第117-120页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20-130页
     ·资产剥离交易宣告对上市公司股价的总体影响第120-125页
     ·资产剥离同属管辖交易与非同属管辖交易宣告效应的组间比较第125-127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27-128页
     ·多元回归结果及解释第128-130页
   ·本章小结第130-131页
6 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财务绩效第131-157页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第132-143页
     ·市场化进程与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绩效第132-136页
     ·市场化进程、同属管辖交易与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绩效第136-138页
     ·市场化进程、产权与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绩效第138-143页
   ·样本选取与模型设定第143-147页
     ·样本选择第143页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第143-147页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47-155页
     ·不同特征下资产剥离前后绩效变化的分组比较第147-148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48-150页
     ·多元回归结果及解释第150-155页
   ·稳健性检验第155页
   ·本章小结第155-157页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第157-161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第157-159页
   ·研究的局限性第159页
   ·研究展望第159-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9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79-180页
后记第180-182页

论文共1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青岛棉业研究(1897~1937)
下一篇:长江以南地区春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其与青藏高原动力作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