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管制研究

内容提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目录第14-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3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8-20页
  一、选题背景第18-19页
  二、研究意义第19-20页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和不足第20-24页
  一、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二、主要创新之处第21-23页
  三、不足之处第23-24页
 第三节 关于研究对象的说明第24-33页
  一、投资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第24-28页
  二、管制、经济管制与金融监管第28-3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管制、金融管制与投资银行业务管制第33-45页
 第一节 关于管制理论第33-37页
  一、公共利益理论第33-34页
  二、利益集团理论第34-35页
  三、管制俘获理论第35-36页
  四、新管制经济理论第36页
  五、激励性管制理论第36-37页
 第二节 关于金融管制理论第37-41页
  一、国外研究成果第37-40页
  二、国内研究状况第40-41页
 第三节 关于投资银行业务管制的理论第41-45页
  一、证券类投资银行业务管制的理论第41-42页
  二、创新型投资银行业务管制的理论第42-43页
  三、引申型投资银行业务管制的理论第43-45页
第三章 投资银行业务的本质与发展历程第45-55页
 第一节 投资银行业务的本质涵义第45-49页
  一、商业信用第45-46页
  二、银行信用第46-47页
  三、资本信用第47-48页
  四、投资银行业务的本质涵义第48-49页
 第二节 投资银行业务及其管制的发展历程第49-52页
  一、投资银行业务的早期发展第49-50页
  二、投资银行业务的大发展和加强管制期第50-51页
  三、投资银行业务的蓬勃发展和放松管制期第51页
  四、对投资银行业务管制的最近发展第51-52页
 第三节 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历程第52-55页
  一、试点探索阶段第52-53页
  二、逐步推进阶段第53-54页
  三、快速发展阶段第54-55页
第四章 投资银行业务管制的必要性:从理论到现实第55-76页
 第一节 经济管制的必要性第55-59页
  一、经济管制必要性的理论解释第55-57页
  二、社会和经济运行的现实需要第57-58页
  三、管制的逻辑必然第58-59页
 第二节 金融管制的必要性第59-62页
  一、金融市场失灵导致金融管制的必要性第59-60页
  二、金融脆弱性导致金融管制的必要性第60-61页
  三、政府相对于第三方力量的优势第61-62页
 第三节 投资银行业务管制的必要性第62-76页
  一、证券类投资银行业务管制的必要性第62-66页
  二、创新型投资银行业务管制的必要性第66-71页
  三、引申型投资银行业务管制的必要性第71-76页
第五章 证券类投资银行业务的管制第76-129页
 第一节 证券类投资银行业务的种类和主要经营主体第76-87页
  一、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第76-81页
  二、证券交易业务第81-87页
  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第87页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证券类业务的管制第87-92页
  一、美国证券类业务的管制第87-89页
  二、英国证券类业务的管制第89-91页
  三、德国证券类业务的管制第91-92页
 第三节 中国证券类业务的管制第92-124页
  一、证券类业务管制的目标第92-94页
  二、证券类业务管制的主体和范围第94-101页
  三、证券类业务管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第101-124页
 第四节 中国证券类业务管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第124-129页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24-127页
  二、改进建议第127-129页
第六章 创新型投资银行业务的管制第129-162页
 第一节 企业并购业务的管制第129-151页
  一、企业并购业务概述第129-136页
  二、中国企业并购业务管制的对象、主体及管制目标和主要内容第136-145页
  三、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并购业务管制及其经验借鉴第145-151页
 第二节 创业投资业务的管制第151-162页
  一、创业投资业务的含义、特点和资本退出机制第151-156页
  二、中国创业投资业务管制的对象、主体及管制目标和主要内容第156-158页
  三、国外创业投资业务的管制及对中国的启示第158-162页
第七章 引申型投资银行业务的管制第162-193页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管制第162-176页
  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含义、构成要素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第162-167页
  二、中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管制的目标、主体、对象和主要内容第167-174页
  三、巴塞尔委员会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管制的探索及对中国的启示第174-176页
 第二节 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管制第176-193页
  一、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含义、种类和在中国的发展第176-184页
  二、中国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管制的目标、主体、对象和主要内容第184-187页
  三、国外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管制及对中国的启示第187-193页
总结第193-198页
参考文献第198-208页
致谢第208页

论文共2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险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下一篇:新兴市场国家银行部门FDI问题研究--基于东道国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