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English Catalog | 第12-16页 |
1 绪论 | 第16-45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6-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问题提出 | 第17-1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41页 |
·行为、经济行为的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农民、农户经济行为的研究现状 | 第27-36页 |
·女性、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的研究现状 | 第36-4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第40-41页 |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41-4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41-42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42-43页 |
·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43-45页 |
·论文框架 | 第43-44页 |
·创新之处 | 第44-45页 |
2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理论分析 | 第45-73页 |
·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界定 | 第45-54页 |
·农村妇女经济行为概念 | 第45页 |
·农村妇女经济行为分类 | 第45-47页 |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特点 | 第47-48页 |
·农村妇女经济行为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 第48-54页 |
·农村妇女经济行为机制 | 第54-69页 |
·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的启动机制 | 第54-58页 |
·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的调适机制 | 第58-62页 |
·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的约束机制 | 第62-69页 |
·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的测评 | 第69-72页 |
·农村妇女经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观测指标 | 第69-71页 |
·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的测评方法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3 调查设计及其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73-91页 |
·问卷设计、检验与修正 | 第73-83页 |
·问卷设计 | 第73-75页 |
·检验与修正 | 第75-83页 |
·样本范围与抽样方法 | 第83-84页 |
·样本范围 | 第83页 |
·抽样方法 | 第83-84页 |
·数据收集与样本分析 | 第84-87页 |
·数据收集 | 第84-85页 |
·样本分析 | 第85-87页 |
·分析技术与工具 | 第87-89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87页 |
·结构方程模型 | 第87页 |
·中介变量分析 | 第87-89页 |
·调节变量分析 | 第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4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现状和因素分析 | 第91-119页 |
·现状分析 | 第91-100页 |
·农村妇女的基本情况 | 第91-93页 |
·家庭人口经济状况 | 第93-94页 |
·社会经济环境状况 | 第94-95页 |
·妇女经济行为状况 | 第95-99页 |
·结果归纳 | 第99-100页 |
·因子验证性分析 | 第100-105页 |
·经济行为因子分析 | 第101-102页 |
·身体心理因子分析 | 第102-103页 |
·家庭人口经济因子分析 | 第103页 |
·社会经济环境因子分析 | 第103-104页 |
·文化教育因子分析 | 第104-105页 |
·全模型分析 | 第105-112页 |
·模型假设 | 第105-109页 |
·结果分析 | 第109-112页 |
·社会经济中介效应分析 | 第112-115页 |
·理论模型 | 第112页 |
·检验思路 | 第112-113页 |
·统计分析 | 第113-115页 |
·身体心理调节效应分析 | 第115-118页 |
·理论模型 | 第115-116页 |
·检验思路 | 第116页 |
·统计分析 | 第116-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5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群组差异分析 | 第119-149页 |
·基于个体情况的经济行为群组差异分析 | 第119-137页 |
·不同年龄的经济行为 | 第119-126页 |
·不同婚姻状况的经济行为 | 第126-130页 |
·不同学历的经济行为 | 第130-134页 |
·不同家庭地位的经济行为 | 第134-137页 |
·基于家庭状况的经济行为群组差异分析 | 第137-147页 |
·不同人口数量的经济行为 | 第137-140页 |
·不同收入下的经济行为 | 第140-144页 |
·不同耕地面积下的经济行为 | 第144-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147-149页 |
6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妇女经济行为优化策略 | 第149-162页 |
·社会:构建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的驱动与保障体系 | 第149-157页 |
·优化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的环境 | 第150-151页 |
·完善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的激励政策 | 第151-153页 |
·建全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的引领组织 | 第153-154页 |
·建立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的信息服务体系 | 第154-155页 |
·加强农村妇女文化技术和创业教育 | 第155-157页 |
·家庭:创造支持农村妇女经济活动的良好条件 | 第157-159页 |
·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 第157-158页 |
·给予全方位的精神激励 | 第158-159页 |
·妇女:重视提升自身创业理财的意识和本领 | 第159-161页 |
·突破传统的思想定势 | 第160页 |
·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 第160-161页 |
·提高自身创业理财能力 | 第161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162页 |
结论 | 第162-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76页 |
附录1 | 第176-180页 |
附录2 | 第180-185页 |
附录3 | 第185-1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86-187页 |
致谢 | 第187-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