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0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我国大型客机的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供应商是大型客机主制造商的战略伙伴 | 第15-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国外航空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实践 | 第18-20页 |
·波音公司供应商管理的演变 | 第18-19页 |
·主制造商—供应商的管理模式 | 第19-20页 |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 第20页 |
·供应商管理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 | 第22-23页 |
·供应商绩效评价问题研究 | 第23页 |
·供应商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 第23-24页 |
·采购数量分配问题研究 | 第24-26页 |
·供应商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问题研究 | 第26-27页 |
·文献评述 | 第27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27-30页 |
·大型客机项目供应商管理的关键问题识别 | 第27-28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大型客机项目供应商管理制度文件框架研究 | 第30-39页 |
·大型客机项目供应商管理制度总框架 | 第30-32页 |
·供应商管理制度及其内容 | 第32-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大型客机项目供应商标准合同设计 | 第39-58页 |
·BA 公司合同分析 | 第39-56页 |
·BA 公司主要合同类型分析 | 第39-44页 |
·BA 公司合同的条款内容分析 | 第44-51页 |
·BA 公司的合同管理 | 第51-54页 |
·BA 公司合同的借鉴意义 | 第54-56页 |
·大型客机项目供应商标准合同设计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大型客机项目国内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 | 第58-68页 |
·供应商选择质量展开屋框架设计与组成模块分析 | 第59-61页 |
·基于质量展开屋的供应商培养对象选择的非线性规划模型 | 第61-64页 |
·基于质量展开屋的供应商培养对象选择非线性规划模型构建 | 第61-63页 |
·基于质量展开屋的供应商培养对象选择非线性规划模型求解 | 第63-64页 |
·案例研究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大型客机项目供应商协调问题研究 | 第68-76页 |
·基于供应商努力程度的供应链协调模型 | 第69-71页 |
·供应链协调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69页 |
·供应链协调模型的构建 | 第69-71页 |
·基于 Nash 均衡的供应商非合作利益实现机制分析 | 第71页 |
·基于 Shapley 值的主制造商协调情形下的供应链利益实现机制分析 | 第71-74页 |
·主制造商协调情形下的最优供应链整体利益 | 第71-73页 |
·主制造商协调情形下的供应链整体利益最优的实现条件 | 第73页 |
·基于 Shapley 值的主制造商协调情形下的利益实现机制分析 | 第73-74页 |
·案例分析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大型客机项目双供应商订单分配问题研究 | 第76-86页 |
·双供应商订单分配控制模型 | 第76-81页 |
·控制模型框架图 | 第76-77页 |
·供应商供应能力控制模型 | 第77-78页 |
·供应能力修正反馈模型 | 第78-79页 |
·订单价格修正反馈模型 | 第79-80页 |
·最终控制模型建立 | 第80-81页 |
·仿真研究 | 第81-84页 |
·控制模型效果分析 | 第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七章 大型客机项目供应商风险发生次数的分布问题研究 | 第86-94页 |
·大型客机项目供应商风险 | 第86-87页 |
·大型客机项目供应商风险发生概率分布极大熵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87-91页 |
·大型客机项目供应商风险发生概率分布的极大熵模型 | 第87-90页 |
·大型客机项目供应商风险发生次数概率分布极大熵模型的求解 | 第90-91页 |
·算例研究 | 第91-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八章 大型客机项目供应商绩效评价问题研究 | 第94-102页 |
·一种新的多目标智能加权灰靶决策模型 | 第94-98页 |
·问题描述 | 第94-95页 |
·一致效果测度矩阵 | 第95-97页 |
·综合效果测度矩阵与多目标智能灰靶决策算法步骤 | 第97-98页 |
·基于灰靶决策的供应商绩效评估 | 第98-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结束语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4-115页 |
附录一 | 第115-117页 |
附录二 | 第117-119页 |
附录三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