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交通工具盥洗间共情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高速交通工具概述 | 第12-13页 |
·盥洗设备在交通工具内的演变历史 | 第13-15页 |
·高速交通工具盥洗间内产品及其组件 | 第15-16页 |
·研究现状与目的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7-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论文结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高速交通工具盥洗间设计分析 | 第20-29页 |
·传统设计模式下盥洗间的工学分析 | 第20-23页 |
·盥洗间内饰装饰设计要素 | 第20-21页 |
·盥洗间内人机工学应用 | 第21-22页 |
·盥洗间组件模块化设计思考 | 第22-23页 |
·基于用户体验角度的盥洗行为观察模式 | 第23-28页 |
·POEMS 框架记录 | 第23-25页 |
·4A 模型分析 | 第25-27页 |
·潜在与革新的行为思考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盥洗间产品的共情法导入 | 第29-37页 |
·盥洗产品的用户体验与共情 | 第29-32页 |
·用户体验下的共情设计方法 | 第29-30页 |
·盥洗间设计中的共情转化 | 第30-32页 |
·盥洗行为研究的共情要素分析 | 第32-36页 |
·用户人群的定位 | 第32-33页 |
·盥洗情境空间的识别 | 第33-34页 |
·盥洗产品属性的划分 | 第34-35页 |
·盥洗间内产品关系轨迹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针对盥洗间的共情设计方法研究 | 第37-55页 |
·初期二手资料分析 | 第37-43页 |
·筛选资料的来源 | 第38-39页 |
·对信息的分类 | 第39-40页 |
·关键词语的提取 | 第40-43页 |
·盥洗间用户研究与行为分析 | 第43-47页 |
·研究群体定位 | 第43-44页 |
·研究目标与用户分类 | 第44-45页 |
·用户行为调查 | 第45-47页 |
·用户行为记录与分析 | 第47页 |
·共情设计探测 | 第47-54页 |
·自我记录探查 | 第48-49页 |
·构思故事剧本 | 第49-51页 |
·进行角色沉浸 | 第51-53页 |
·获取设计关键点 | 第53-54页 |
·评估与验证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高速动车组盥洗间设计实例 | 第55-84页 |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55-62页 |
·查找与搜集二手资料 | 第55-57页 |
·问卷调查与访谈 | 第57-62页 |
·实地体验与考察 | 第62页 |
·共情分析与推论 | 第62-66页 |
·用户角色与剧本构建 | 第62-63页 |
·共情推论与角色沉浸 | 第63-65页 |
·设计点的得出 | 第65-66页 |
·设计实例 | 第66-76页 |
·产品改良性设计 | 第66-67页 |
·标识再设计 | 第67-69页 |
·整体布局与展示 | 第69-76页 |
·二次方案的修改与补充 | 第76-83页 |
·共情反馈 | 第76-77页 |
·修正与补充点 | 第77-78页 |
·最终方案的确定 | 第78-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4-86页 |
·工作总结 | 第84-85页 |
·研究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附录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