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金属狭缝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设计与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硅基光子学 | 第11-12页 |
| ·表面等离子体 | 第12-16页 |
| ·光波导 | 第16-20页 |
| ·硅基光波导 | 第17-19页 |
| ·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 第19-20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第2章 表面等离子体理论 | 第21-35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金属光学特性 | 第21-22页 |
| ·表面等离子体的基本理论 | 第22-29页 |
| ·色散关系 | 第22-24页 |
| ·表面等离子体的激发方式 | 第24-27页 |
| ·表面等离子体的传输特性 | 第27-29页 |
| ·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29-34页 |
| ·Yee 元胞以及差分格式 | 第30-33页 |
| ·FDTD 吸收边界条件 | 第33页 |
| ·数值稳定性条件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 第35-45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金属-介质-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 第35-40页 |
| ·金属-介质-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 第35-36页 |
| ·金属-介质-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理论研究 | 第36-39页 |
| ·金属-介质-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波导数值模拟 | 第39-40页 |
| ·三维金属狭缝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 第40-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硅基金属狭缝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 第45-55页 |
| ·引言 | 第45-46页 |
| ·结构模型 | 第46-47页 |
| ·理论分析 | 第47页 |
| ·数值模拟及传输特性 | 第47-53页 |
| ·数值模拟 | 第48-51页 |
| ·传输特性 | 第51-53页 |
| ·耦合特性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