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园林植物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杂种优势机制经典假说 | 第10-11页 |
·杂种优势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园林植物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 第13-14页 |
·远缘杂交的特点及作用 | 第13-14页 |
·远缘杂交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14页 |
·园林植物雄性不育研究及应用 | 第14-16页 |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 | 第15页 |
·雄性不育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观赏万寿菊属植物育种进展 | 第16-19页 |
·观赏万寿菊属概况 | 第16-17页 |
·万寿菊育种进展 | 第17-18页 |
·孔雀草育种进展 | 第18页 |
·孔雀草与万寿菊种间杂交育种进展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2 基于形态的孔雀草与万寿菊自交系和雄性不育系的聚类分析 | 第20-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4页 |
·相似系数分析 | 第22-23页 |
·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 第23-24页 |
·讨论 | 第24-32页 |
·表型聚类在优势育种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表型聚类与分子标记聚类的关系 | 第25-32页 |
3 孔雀草和万寿菊杂交育种的遗传效应分析 | 第32-6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试验设计及方法 | 第32-33页 |
·试验测量指标及标准 | 第33-34页 |
·试验统计方法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61页 |
·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第34-35页 |
·杂交组合发芽率分析 | 第35-37页 |
·杂种优势分析 | 第37-46页 |
·配合力方差分析 | 第46-47页 |
·一般配合力分析 | 第47-50页 |
·特殊配合力分析 | 第50-52页 |
·遗传力分析 | 第52-57页 |
·园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57-61页 |
·讨论 | 第61-66页 |
·杂交组合结实率 | 第61页 |
·杂交组合发芽率 | 第61-62页 |
·杂种优势分析 | 第62-63页 |
·性状控制与物种关系 | 第63页 |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关系 | 第63-64页 |
·园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64-65页 |
·杂交组合与新品种培育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7页 |
硕士在读期间已发表文章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录1:图版Ⅰ 孔雀草与万寿菊杂交各组合单株图 | 第79-80页 |
附录2:图版Ⅱ 优良组合群体及杂交试验群体图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