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水稻谷蛋白的定向转运机理研究 | 第13-86页 |
1 前言 | 第13-61页 |
·单子叶植物储藏蛋白 | 第13-14页 |
·蛋白质的转运途径 | 第14-39页 |
·植物的内膜系统 | 第14-25页 |
·依赖于高尔基体的蛋白合成途径 | 第25-34页 |
·其他蛋白转运途径 | 第34-39页 |
·囊泡转运机理及通路 | 第39-58页 |
·植物的囊泡转运信号(vacuolar sorting determinants,VSDs) | 第39-45页 |
·囊泡转运受体VSRs(vacuolar sorting receptor) | 第45-49页 |
·囊泡转运受体RMRs(receptor homologydomain-transmembrane-RING H2) | 第49-54页 |
·AP(adaptor protein)complexs | 第54-55页 |
·蛋白转运入囊泡的通路 | 第55-58页 |
·水稻储藏蛋白的蛋白转运研究进展 | 第58-60页 |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60-61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61-64页 |
3 主要结果 | 第64-82页 |
·水稻储藏蛋白谷蛋白的囊泡转运信号的发现 | 第64-67页 |
·谷蛋白β亚基中存在序列特异性囊泡转运信号(ssVSD) | 第67-69页 |
·OsRMR是储藏蛋白转运复合体的组成之一 | 第69-71页 |
·在BY-2细胞中含OsVSD的蛋白可以通过OsRMR3介导转运到MVB中 | 第71-80页 |
·亮氨酸和精氨酸是OsVSD的必需氨基酸 | 第80-82页 |
4 讨论 | 第82-86页 |
·OsVSD中的亮氨酸和精氨酸对蛋白的转运都是必需的 | 第82-83页 |
·OsVSD和OsRMR3都参与了蛋白转运进入PSV的过程 | 第83页 |
·水稻胚乳细胞中的蛋白转运途径 | 第83-86页 |
第二章 转基因水稻胚乳蛋白组学研究 | 第86-118页 |
1 前言 | 第86-95页 |
·蛋白组学研究方法与发展趋势 | 第86-91页 |
·基于凝胶的双向电泳2-DE和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IGE | 第86-88页 |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 | 第88-91页 |
·水稻蛋白组学在技术方面的发展 | 第91-93页 |
·GM(GENETIC MODIFIED)作物的研究 | 第93-9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4-95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95-99页 |
3 主要结果 | 第99-114页 |
·转基因系融合蛋白表达量与内源蛋白的关系 | 第99-100页 |
·外源蛋白的表达对胚乳细胞亚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外源蛋白的表达对胚乳总蛋白的影响 | 第102-108页 |
·外源蛋白的表达对胚乳细胞膜蛋白的影响 | 第108-114页 |
4. 讨论 | 第114-118页 |
·外源蛋白表达对细胞产生内质网胁迫 | 第114-115页 |
·表达PDI-IGF蛋白转基因水稻生物安全性评估 | 第115-117页 |
·利用ITRAQ方法检测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性优缺点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1页 |
科研成果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