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设计的形式美评价与特征识别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1 引言 | 第9-15页 |
| ·研究缘起 | 第9-11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1-12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概述 | 第11页 |
|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理论应用研究法 | 第12页 |
| ·案例分析法 | 第12页 |
| ·实证研究法 | 第12页 |
| ·论文的章节划分与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 ·论文的章节划分与内容 | 第13-14页 |
|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2 视觉感知特性研究 | 第15-39页 |
| ·感知觉概述 | 第15-27页 |
| ·感觉与知觉 | 第15-19页 |
|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知觉特性研究 | 第19-27页 |
| ·视觉的生理基础 | 第27-35页 |
| ·视觉的生理介绍 | 第27-28页 |
| ·视觉种类 | 第28-35页 |
| ·视知觉 | 第35-37页 |
| ·视觉注意力 | 第35页 |
| ·视觉记忆 | 第35页 |
| ·图形区辨 | 第35-36页 |
| ·视觉想象 | 第36-37页 |
| ·视觉心理 | 第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3 标识设计的内容 | 第39-65页 |
| ·标识色彩 | 第39-46页 |
| ·色彩的心理表现 | 第40-42页 |
| ·标识色彩设计的科学性 | 第42-46页 |
| ·标识图形 | 第46-51页 |
| ·图形的语意传达 | 第46-47页 |
| ·标识图形设计要求 | 第47-49页 |
| ·标识图形制作和应用要求 | 第49-51页 |
| ·字体 | 第51-58页 |
| ·字体设计要求 | 第51-56页 |
| ·字体使用规范 | 第56-58页 |
| ·标识设计元素的组合 | 第58-60页 |
| ·标识设计元素的空间关系 | 第58-59页 |
| ·标识设计元素组合的基本要求 | 第59-60页 |
| ·标识的作用 | 第60-64页 |
| ·识别的作用 | 第61页 |
| ·树立品牌优势 | 第61页 |
| ·美化作用 | 第61-62页 |
| ·便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 | 第62-63页 |
| ·引导作用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4 形式美法则与标识设计 | 第65-75页 |
| ·形式美法则 | 第65页 |
| ·形式美法则与感性词汇的关联 | 第65-72页 |
| ·对称 | 第65-66页 |
| ·均衡 | 第66-67页 |
| ·节奏 | 第67-68页 |
| ·韵律 | 第68-69页 |
| ·比例 | 第69-70页 |
| ·对比与调和 | 第70-71页 |
| ·变化与统一 | 第71-72页 |
| ·形式美法则在标识设计中的运用 | 第72-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5 标识设计的形式美评价与特征识别实验 | 第75-99页 |
| ·标识设计的形式美评价实验 | 第75-94页 |
| ·调查与实验的目的 | 第75页 |
| ·调查与实验的内容简介和实验方法 | 第75-78页 |
| ·实验对象的前期整理分类 | 第78-82页 |
| ·眼动仪实验部分 | 第82-94页 |
| ·标识设计的形式美特征识别实验 | 第94-98页 |
| ·实验目的 | 第94页 |
| ·实验内容简介 | 第94页 |
| ·被试人群的建立 | 第94页 |
| ·实验步骤 | 第94页 |
| ·数据分析与结果 | 第94-96页 |
| ·实验总结 | 第96-98页 |
| ·实验总结 | 第98页 |
| ·实验贡献 | 第98页 |
| ·实验限制 | 第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 6 课题结论和延展性研究 | 第99-105页 |
| ·根据以上研究归纳总结标识设计方法 | 第99-100页 |
| ·从人的知觉特性出发 | 第99页 |
| ·从人的视觉规律出发 | 第99-100页 |
| ·从形式美法则出发 | 第100页 |
| ·标识设计实践 | 第100-102页 |
| ·课题延展性研究 | 第102-105页 |
| 致谢 | 第105-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08页 |
| 附录A | 第108-116页 |
| 附录B | 第116-118页 |
| 附录C | 第118-121页 |
| 附录D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