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及模型构建 | 第18-27页 |
·供应链理论 | 第18-19页 |
·概念 | 第18页 |
·特征 | 第18页 |
·供应链网链结构图 | 第18-19页 |
·港口、经济腹地、中心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19-21页 |
·港口对经济腹地、中心城市的作用 | 第20页 |
·经济腹地对港口、中心城市的作用 | 第20-21页 |
·中心城市对港口、经济腹地的作用 | 第21页 |
·国际航运中心的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演变过程 | 第21-22页 |
·发展模式 | 第22-23页 |
·主要特点 | 第23-24页 |
·基于供应链理论的国际航运中心模型构建 | 第24-27页 |
第3章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7-38页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界定 | 第27页 |
·基于供应链理论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27-34页 |
·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资金流发展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信息流发展现状分析 | 第31-32页 |
·知识流发展现状分析 | 第32-34页 |
·目前的发展模式分析 | 第34-35页 |
·发展问题分析 | 第35-38页 |
第4章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56页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环境分析 | 第38-40页 |
·宏观环境分析 | 第38-39页 |
·行业环境分析 | 第39-40页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货运量预测 | 第40-47页 |
·SVM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40-41页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 第41-46页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中转箱量预测 | 第46-47页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确定 | 第47-49页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6页 |
·影响因素体系指标的选取 | 第49-50页 |
·计算步骤 | 第50-53页 |
·分析结果 | 第53-56页 |
第5章 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对策 | 第56-61页 |
·促进国际金融和贸易的发展 | 第56页 |
·促进国际金融的发展 | 第56页 |
·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 第56页 |
·加强电子口岸网络的建设 | 第56-57页 |
·促进腹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 第57页 |
·扩大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规模 | 第57页 |
·注重发展新兴产业和航运服务业 | 第57页 |
·加快集疏运体系的步伐 | 第57-59页 |
·促进多式联运的发展 | 第58页 |
·促进内河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 第58页 |
·政府出台鼓励航线开辟的政策 | 第58-59页 |
·加快航运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 第59页 |
·人才的培养 | 第59页 |
·人才的引进 | 第59页 |
·抓住自贸区带来的契机 | 第59-60页 |
·健全口岸法律法规体系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1:预测过程 | 第66-69页 |
附录2:专家调查表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