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基坑无支护开挖自稳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课题研究内容及文章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2 黄土基坑稳定性研究 | 第18-32页 |
| ·黄土的特点 | 第18页 |
| ·黄土的基本性质 | 第18-21页 |
| ·失陷性黄土的物理性质 | 第18-19页 |
| ·失陷性黄土的力学性质 | 第19-21页 |
| ·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21页 |
|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 第21页 |
| ·黄土边坡稳定性因素分析 | 第21页 |
| ·边坡稳定的计算方法 | 第21-27页 |
| ·边坡稳定性计算的原则 | 第21-22页 |
| ·一般的计算与分析 | 第22-23页 |
| ·黏土边坡整体圆弧滑动法(φ=0分析) | 第23页 |
| ·楔体滑动分析 | 第23-24页 |
| ·坡脚应力与坡脚岩土强度对比法 | 第24页 |
| ·赤平极射投影法 | 第24-25页 |
| ·数值分析法 | 第25-27页 |
| ·基于几种常用计算方法的边坡自稳高度值 | 第27-31页 |
| ·主动土压力为零 | 第27-28页 |
| ·极限平衡条件法 | 第28-29页 |
| ·稳定数法(洛巴索夫)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基坑开挖的应力路径研究 | 第32-36页 |
| ·基坑开挖应力应变关系 | 第32页 |
| ·基坑开挖时的土体应力路径分析 | 第32-33页 |
| ·基坑开挖的应力路径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基坑开挖复杂应力路径对土体变形特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4 三轴压缩试验测定土体抗剪强度指标 | 第36-53页 |
| ·采样 | 第36-37页 |
| ·试验土体的选取场地及地形地貌 | 第36页 |
| ·地层结构 | 第36-37页 |
| ·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 第37页 |
| ·土体饱和方法的确定 | 第37-40页 |
| ·饱和黄土 | 第37-38页 |
| ·黄土饱和的方法 | 第38-40页 |
| ·试验选用的饱和方法 | 第40页 |
| ·三轴试验 | 第40-44页 |
| ·各向等压(静水试验)试验 | 第43页 |
| ·常规三轴压缩试验 | 第43页 |
| ·常规三轴伸长试验 | 第43页 |
| ·平均主应力p为常数的三轴压缩(伸长)试验 | 第43页 |
| ·减压的三轴压缩试验 | 第43-44页 |
| ·减载的三轴伸长试验 | 第44页 |
| ·等比加载试验 | 第44页 |
| ·不同应力路径的三轴试验应力特点 | 第44页 |
| ·常规三轴压缩试验 | 第44-48页 |
| ·应用范围 | 第44页 |
| ·三轴压缩试验相对于直剪试验的优点 | 第44-45页 |
| ·试验装置 | 第45-46页 |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46-47页 |
| ·试验成果 | 第47-48页 |
| ·本课题实验方案 | 第48-52页 |
| ·K_0值的确定 | 第49页 |
| ·不同含水量下黄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 第49-52页 |
| ·试验结果统计 | 第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5 基坑开挖的数值模拟 | 第53-70页 |
| ·理论计算 | 第53页 |
| ·FLAC3D数值模拟 | 第53-56页 |
| ·FLAC3D简介 | 第53-54页 |
| ·FLAC3D主要特点 | 第54-55页 |
| ·FLAC3D基本内容 | 第55页 |
| ·FLAC3D在边坡稳定中的应用 | 第55-56页 |
| ·FLAC3D软件分析 | 第56-69页 |
| ·c=11.0kPa,φ=20.7°时 | 第57-68页 |
| ·c=25.1kPa,φ=30.6°时 | 第68页 |
| ·c=32.0kPa,φ=31.2°时 | 第68页 |
| ·c=51.OkPa,φ=33.1°时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总结 | 第70页 |
| ·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