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山笛埙演奏风格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8页 |
第一章 陆金山竹笛演奏风格 | 第8-28页 |
第一节 、作品创作特点 | 第8-19页 |
一、 原创作品 | 第8-14页 |
1 、西北民歌素材创作 | 第8-11页 |
2 、河北戏曲素材创作 | 第11-14页 |
二、 改编作品 | 第14-19页 |
1 、《离骚》移植特点 | 第14-17页 |
2 、《江河水》移植特色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演奏技巧 | 第19-26页 |
一、 南北派气息相融合 | 第19-21页 |
二、 融南北两派技巧于一体 | 第21-26页 |
1 、丰富装饰音的使用 | 第21-23页 |
2 、五声音阶旋律和隔指颤音技法的使用 | 第23-25页 |
3 、三度叠音的独特使用 | 第25-26页 |
第三节 、陆金山的竹笛演奏风格特点 | 第26-28页 |
一、 台风 | 第26-27页 |
1 、演奏前的情感酝酿 | 第26页 |
2 、间奏间情绪的酝酿 | 第26-27页 |
3 、演奏中眼神的运用 | 第27页 |
4 、演奏中肢体语言的运用 | 第27页 |
二、 音色 | 第27-28页 |
1 、真挚动人 | 第27-28页 |
2 、干净利落 | 第28页 |
第二章 、陆金山的埙演奏风格 | 第28-41页 |
第一节 、埙曲创作特点 | 第28-33页 |
一、 独创 | 第28-29页 |
二、 原创 | 第29-31页 |
三、 根据古曲改编的埙曲 | 第31-33页 |
1 、《小月儿高》 | 第31-32页 |
2 、《汉宫秋月》 | 第32页 |
3 、《嫁好郎》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技巧特征 | 第33-37页 |
一、 叠音的运用 | 第33-35页 |
二、 气震音的使用 | 第35-36页 |
三、 滑音的运用 | 第36-37页 |
第三节 、陆金山的埙演奏特点 | 第37-41页 |
一、 台风 | 第37-38页 |
二、 音色 | 第38-41页 |
1 、古朴 | 第38页 |
2 、低沉 | 第38-39页 |
3 、凄凉 | 第39-40页 |
4 、厚重 | 第40-41页 |
第三章 陆金山笛埙演奏风格成因 | 第41-46页 |
第一节 、求学之路 | 第41-42页 |
一、 幼年启蒙时期 | 第41页 |
二、 专业音乐学习时期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多元音乐的熏陶 | 第42-44页 |
第三节 、艺术路上的不懈追求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