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问题源起 | 第8-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第15-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逻辑框架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机制设计理论与我国应急志愿服务机制 | 第18-35页 |
| ·机制 | 第18-20页 |
| ·机制设计理论 | 第20-23页 |
| ·灾害救助的应急志愿服务机制 | 第23-35页 |
| ·应急志愿服务机制的目标指向 | 第24-26页 |
| ·应急志愿服务机制的动力剖析 | 第26-27页 |
| ·应急志愿服务机制的理论构件 | 第27-32页 |
| ·应急志愿服务机制的社会环境 | 第32-35页 |
| 第三章 我国应急志愿服务的机制困境分析 | 第35-53页 |
|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历史沿革 | 第35-41页 |
| ·传统志愿服务时期(1978年以前) | 第35-36页 |
| ·现代志愿服务时期(1978~2008年) | 第36-41页 |
| ·我国应急志愿服务的机制困境:5.12抗震救灾中的志愿者活动 | 第41-53页 |
| ·志愿服务的"盲人瞎马" | 第43-46页 |
| ·志愿服务的"各自为政" | 第46-49页 |
| ·志愿服务的非对等性 | 第49-50页 |
| ·志愿服务的制度"裸奔" | 第50-53页 |
| 第四章 国际应急志愿服务机制及其启示 | 第53-59页 |
| ·美国的应急志愿服务机制 | 第53-55页 |
| ·日本的应急志愿服务机制 | 第55-57页 |
| ·国际应急志愿服务机制对我国的借鉴 | 第57-59页 |
| ·构建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 | 第57-58页 |
| ·完善的应急志愿服务体系 | 第58页 |
| ·流畅的灾害信息沟通交流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我国灾害救助的应急志愿服务机制改进 | 第59-70页 |
| ·招募机制 | 第59-60页 |
| ·筹资机制 | 第60-61页 |
| ·培训机制 | 第61-62页 |
| ·组织、引导机制 | 第62-65页 |
| ·信息沟通机制 | 第65-67页 |
| ·激励机制 | 第67-68页 |
| ·社会志愿服务环境的培育 | 第68-7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