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基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网络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一、选题背景第8页
  二、研究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9-12页
  一、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机制第9-10页
  二、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网络模型第10-11页
  三、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与管理第11-12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第12-13页
  一、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二、研究内容第13页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3-14页
  一、创新点第13页
  二、不足之处第13-14页
第二章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识别第14-21页
 第一节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定义第14页
 第二节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本质特征第14-18页
  一、负的外部性第14-15页
  二、传染性第15-16页
  三、发展比较迅速第16页
  四、风险和收益的不匹配性第16页
  五、与投资者信心直接有关第16-17页
  六、要求政策反应第17页
  七、匿藏性第17页
  八、逐级扩大性第17-18页
 第三节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机制第18-21页
  一、被动式传染第18页
  二、实际业务途径第18-20页
  三、信息途径第20-21页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传导机制的模拟分析第21-35页
 第一节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网络模型的选择第21-22页
 第二节 央行在银行体系中的作用第22-23页
 第三节 模型介绍第23-28页
  一、资产负债表第23-24页
  二、递推过程第24-26页
  三、模拟过程第26-27页
  四、参数假设第27-28页
 第四节 模拟结果分析第28-35页
  一、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传导效应的模拟结果第28-30页
  二、央行行为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第30-32页
  三、商业银行风险厌恶参数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第32-35页
第四章 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与管理第35-41页
 第一节 最后贷款人制度第35-37页
  一、央行的最后贷款人制度第35-36页
  二、完善我国的最后贷款人制度第36-37页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原则第37-41页
  一、国外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第37-39页
  二、建立适合我国银行的审慎经营原则第39-41页
总结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科研成果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字塔股权结构下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剥夺行为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